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机会均等的伦理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02 08:43

  本文选题:平等 + 教育机会均等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摘要】: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伦理的重要范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诉求。它是社会公正价值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是衡量我国当前教育水平的重要尺度。教育机会均等是当代构建教育伦理的内在基点,反映着我国教育体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评价我国当代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依据。其实现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Abstract]: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educational ethics and the basic idea and practice appeal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t is the embodi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value of social just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measure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level of our country.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s the inner basis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ethics, reflect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valu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t has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锡龙;李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平等”略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姜君丽;;略论成人教育平等[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付秀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平等、协作模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4 王朝红;;从大学扩招看教育公平[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5 华桦;;论教育制度视野下的教育公平[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8期

6 郭春发;;教育选择权与教育公平[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7 余保华;;哈耶克教育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8 谢建芬;朱美宁;;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制度伦理论析[J];求索;2011年02期

9 王菊仙;高校收费:不能超出居民实际承受能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10 查啸虎,乐惠;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炽;;简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潘亚玲;;论爱国主义:内涵与伦理价值[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晶;;高等教育高收费:现状、原因及对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祝小宁;毛丹;;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伦理价值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顾文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初探[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学礼;刘永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如何运用心理契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窦炎国;;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忠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卢翊群;;让爱贯穿班级工作的始终[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封耕;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2 李义平;关键是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N];经济日报;2000年

3 郭梓林;对等下的平等与平等下的对等[N];证券时报;2002年

4 刘效仁;给农民工平等的培训权[N];经理日报;2002年

5 陆扬(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借助媒介与上帝谈平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私企进出口渴望平等[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8 陬人;应平等分享教育资源[N];中国商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惜纯;谁侵害了他的平等求学权[N];中国质量报;2002年

10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钱应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N];青海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3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晶;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峰;西方公民理念的源流与变迁[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树韧;论受教育权的平等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3 郭彩华;平等·互动·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孟维生;论有条件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5 沙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炳U,

本文编号:183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3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