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
本文选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7期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并强调该理论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美国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著(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报告和罗布耶的专著)作了认真的剖析;并以美国近年来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全新认识。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theory should include three aspects. Then,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make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two representative book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ird Annual report of 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monograph by Robert).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thinks deeply about the situation of China, and form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箫如;;课程整合:跳出“模式化”的怪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6期
2 刘洪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设计的十个原则[J];中小学电教;2009年Z1期
3 肖月宁;;正确认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期望[J];中小学电教;2011年Z1期
4 杜君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影响[J];安徽教育;2010年12期
5 张曦;;信息技术始终是辅助教学的工具[J];现代教学;2011年03期
6 白然,张志刚,耿曙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实践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1期
7 聂会宇;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基础》课程整合现状浅析[J];教育信息化;2005年11期
8 戴福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J];教育信息化;2005年14期
9 ;从案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难题的解决策略[J];现代教学;2006年10期
10 李金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举要[J];青海教育;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3 郑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探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张保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张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构建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建国;;“运用资源库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严兴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误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徐兴保;;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镇江市谏壁职业高级中学 王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山东省潍坊盲校 王培峰 韩志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晓梦;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蒋鸣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陈志强;探索 实践 超越[N];闽西日报;2005年
8 杨启渊(作者单位为太原市杏花岭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N];山西政协报;2005年
9 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本期论坛客座主持 余胜泉 主持 余冠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吴长永;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灵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磊光;我校不同类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研究报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洁芳;中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小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春燕;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白秀莲;Blog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