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博客的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18-05-17 02:28

  本文选题:博客 + 教育功能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6期


【摘要】:批改日记是现今学校作文教学中一个通行的做法。通行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行,虽然批改日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但这种做法在道德与法律上的尴尬始终没有解决。而博客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批改日记的缺陷。日记牵涉隐私,而博客本身就是写给别人看的,"看"是得到主人许可、授权的行为,不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博客作为自我经营的"小屋",可以抒发主人的真情实感,可以与人进行思想分享和情感交流,不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没有真情实感、内容空洞无物等流弊可以起到矫正,还可以起到自我升华、促进交流等教育作用。时移事易,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时代的技术条件。这里发表的一组文章首先论述了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生活样态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然后再具体分析了教师博客和学生博客的意义及简单操作方法,(?)在使日记回归本意、回归个人的隐私空间,提示有条件的城市和学校充分利用博客的教育功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Abstract]:Correcting diaries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today's schools. Usage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it is feasible. Although the correction of diaries to a certain extent does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e moral and legal embarrassment of this practice has never been solved. And the appearance of blog just can make up for the defect of correcting diary. The diary involves privacy, and the blog itself is written to others, "read" is the owner's permission, authorized behavior, there is no invasion of privacy issues. Blog, as a "cabin" of self-management, can express the true feelings of the host, share thoughts and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Not only can there be no sense of truth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but the content can be rectified. Can also play a self-sublimation, promot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al role. Time is changing and society is advancing. Our educ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A series of articles published here first discus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blog as a new network life, and then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and simple operation method of teacher blog and student blog. In making diaries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and return to their private space, it is suggested that conditional cities and school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blogs to improve their ow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淮霞;教育功能的重新认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2 E.雷索夫 ,力一;法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0期

3 ;文摘[J];宁夏教育;1983年07期

4 王坚红;;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12期

5 文珂;计算机——新的教育手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6 叶国强;体育管理原则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7 葛棠;顾高期;;三算结合教学法实验初见成效[J];教育探索;1985年03期

8 喻俭生;;让学生进入教育地位——试行班干部轮换制的体会[J];湖南教育;1985年Z1期

9 曹湘君;;论体育的功能[J];体育科学;1985年03期

10 张世雄;;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刍议[J];师范教育;198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军;;怎样认识家庭功能的变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2 吴东升;;谈控制人口教育治本[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发挥教育功能 服务小康工程[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4 郑丽珍;;教育学院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思考[A];论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淑华;曹明;;浅谈博物馆的经济效益[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祝自祥;;浅谈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策略[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刘锡印;;浅议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刘云莱;;再论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9 高永吉;;发展创造力教育 迎接新世纪挑战[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王春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毅;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N];河北日报;2000年

2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吴志攀 教授;法院的教育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吴志攀;法院提供教育功能的几种实例[N];人民法院报;2000年

4 晓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记者 丁丁;圣诞节快到了博客来营销个性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记者 朱音;两岸网络与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N];新闻出版报;2000年

7 钟华;台湾网上书店现状素描[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台湾知名网上书店现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萧军;乱世网络书店纷争[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同网;中华读书网2000BIBF初显身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少淳;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D];西南大学;2006年

8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崔英锦;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苑琛;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龙;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胡新平;儿童文学教育价值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吴华荣;思想政治课与情感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叶文英;高师数学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邓北平;高考英语自由应答试题的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贾佳;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10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99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99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