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身份认同变化: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01 20:42

  本文选题:身份认同 + 初任教师发展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2期


【摘要】: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份认同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叙事探究和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对初任教师的身份认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受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在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职业观和生活观五方面的身份认同变化。
[Abstract]:The social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ach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is their identity from the external social consultation to internal regulatory control process of gradual change. Through narrative inquir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hange of new teachers, and analyzes that they are influenced by sociocultural theories in teaching view, curriculum view, teacher-student view, and so on. The change of identity in five aspects: occupation view and life view.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伟;;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J];社会;2007年01期

2 曹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身份认同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茂森;;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3期

4 张成付;;身份认同与中国外交[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亮;;制度建构与个体的身份认同问题——我国二元的户籍制度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影响[J];前沿;2010年08期

6 陈军;;文类身份认同的中西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王芝华;邓志强;;身份认同与心理错位——基于高校“第二类贫困生”的实证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杨建义;;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章燕;;论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蒋连霞;;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峰;;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山西省政治学会纪念建党85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农民工中的青年技工[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鲍迎迎;;论《灶神娘娘》中的母女关系与身份认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婷婷;;盛宴的背后——在青春文学中寻找和重构青少年身份认同[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冰;;《包法利夫人》精神批评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学博士 刘伟;身份认同:我们共同焦虑之源[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彭兴庭;身份认同关键在社会转型[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3 复旦大学历史系 赵嗣胤;解读1500年的都市繁华[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邢军;行业协会的身份认同与法律规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5 记者 杨彦华;华侨文学奖:身份认同与文化还乡[N];中山日报;2009年

6 萧坊;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城市开放[N];福建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昭;华童寻根:走出身份认同困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的最大危机是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韩玉玲;身份认同是农民工平等就业的前提[N];湘声报;2006年

10 吴挺;请君入“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寻阳;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5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常勇;商周青铜艺术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益;马丁·瓦尔泽小说《迸涌的流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白杨;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泽英;第二代成年美籍华裔身份认同的特点[D];外交学院;2008年

3 钟慧;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看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之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官淑华;理解教师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对两位高中英语教师职业生涯的案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鑫;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社会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苓;消费者符号价值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灿;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静;李碧华情欲小说中的性别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孟慧;农民工的消费方式和身份认同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6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