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体系
本文选题:网络教育 + 教师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9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方式的弊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提出构建以新型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制度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有效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体系,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network education teachers' incentive mode, starting from the teachers' needs,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ype of material incentives, spiritual incentiv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nline education, an effective network education teacher incentive system with emotional incentive and institutional incentive is propos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凤凉,李泳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J];经济师;2004年11期
2 王广新,白成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3 贺丹丹,丁兴富;美国远程教育指导原则及对我国网院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治仁,史宝中;掌握成人心理特点 建构有效教学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2 周山雪;应用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与教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3期
3 唐慧敏;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其心理素质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4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孙玉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任其平;论发展高师学生主体性的心理学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陈志超;;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外界诱因及预防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卢福波;;语法教学与认知理念[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辉;甘肃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成蕊;初中语文教学延伸阅读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玉敏;论化学美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振全;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事故的侵权行为及其防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国珍,张伟远;我国高校开展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2 黄荣怀,曹原;试论当前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3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4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5 陈丽;计算机网络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1期
6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7 刘建银,张欣;网络课程开发与使用中的著作权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8 张凤凉,李泳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J];经济师;2004年11期
9 陈瑞爱,张玉萍;试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实现对教学交互的认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邱崇光,李力;论远程教育导师的专业化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的挑战与革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2 钟新跃;张一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3 崔晓;张武勤;;EDA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4 李珂;;《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J];职业;2010年05期
5 徐康顶;;培养学生对电子作品的创作能力初探[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6 张涌萍;肖波;;项目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3期
7 ;双A8投影融合 大尺寸交互式电子白板形成[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8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J];信号处理;2010年01期
9 钟东洲;;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教改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3期
10 刘新灵;陈刚;;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家林;;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和声课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朴英;;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胡丹丽;;和声教学的三个侧重——“和声与曲式”课程教学的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杜晓十;;在理论与实践间徘徊——三十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述评[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颖雪;;和声教学改革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喜平;张玉军;;浅谈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处理技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李兆辉;张大伟;马文英;;在原电池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朱恩;;UNESCO全球微型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王宝珍;刘松艳;周伟红;;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绪论课的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李滦宁;赵淑洁;季桂娟;;改革非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选修课教学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辉 实习生 王紫s,
本文编号:1998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9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