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现状及其思考
本文选题:中国 + 自我调节学习 ; 参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摘要】:根据研究范畴和具体研究内容对我国十多年来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在我国自我调节学习研究中存在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研究领域和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等问题,最后对未来我国自我调节学习研究应注重本土化研究拓宽研究对象的范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and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China for the past more than 10 yea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weak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ory, the lack of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and content. Finally, the study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our count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iz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o on four aspects.
【作者单位】: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孙远,李雪,张建伟;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有效策略[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周国韬;论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3期
4 张威,邰炜;动机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普霞,刘娜;任务的言语调节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阎荣;教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7 齐越,方平,张雅君,王永萍;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龙君伟,徐琴美;人的自我调节机制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新宇,李伟健;初中生数学成就动机与自我调节学习及学业成就之关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论──班杜拉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丽娜;目标设置和自我效能感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业成绩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琼梅;自我调节学习中意志控制的作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曲苒;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国萍;中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冬梅;高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与数学思维品质及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环;;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昕;刘森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定向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韦毅嘉;;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5 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章德宾;马才学;;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法对生产实习评价的借鉴[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7 张荣伟;张灵聪;;初中生情绪调节与学习自控力论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雅明;相喜伟;;元认知训练及其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马喜亭,杜智敏,冯立光;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费伦猛;;《铁的重要化合物》初高中课堂衔接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胡婉媚;王洪明;;荆州部分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分析[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3 宋博文;斯力格;班玉生;;我国高水平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微娜;刘学涛;;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金来;洪伟林;张翼翔;;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研究与实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曾晓宇;;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的比较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云南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丹;青少年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及脑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7 关志伟;面向用户意图的智能人机交互[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8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志伟;小学四-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娟;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t$;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竹慧;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j;中学化学导学式复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田素玲;初中英语学业不良学生元认知缺陷教学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玉珍;普通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的初建及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建国;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自我效能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马庆霞,,郭德俊;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李晓东,赵烁;自我调控学习新取向:质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6期
7 孟威佳,李晓东;自我调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1期
8 罗丽芳,连榕;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习优良生的自我监控与语、数、英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涛,张莹瑞;情绪智力与心理适应的契合[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葛鲁嘉;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涛;刘应;;近年来我国农民体育研究现状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2期
2 石岩;舒宗礼;夏贵霞;;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4期
3 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006年10期
4 霍洪峰;赵焕彬;叶静;李逸群;;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评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5 刘新红;;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研究现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12期
6 胡喜华;;我国体育舞蹈教学研究现状分析──对国内1997-2006年发表的25种体育期刊的统计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2期
7 徐强;赵朋霞;于涛;;我国学校体育产业科研状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2期
8 宋海明;王玉闯;;我国脚斗士运动相关性研究现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1期
9 阎秀敏;;管理哲学在中国的研究思路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真;;浅析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莉;高虹;徐晓琳;高连存;李国刚;宫正宇;;我国水生生态系统中环境优先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研究现状[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6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国纳米技术研究现状[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卢钟锋;从历史研究现状看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N];光明日报;2005年
3 国防科技大学 全方;国外无人驾驶车辆研究现状[N];解放军报;2000年
4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张楠;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及其研究现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5 周宗仪;中药开发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周宗仪;中药开发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西亚非所 贺文萍;俄罗斯的西亚非洲研究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郝新敏;国际医用防护服装的研究现状[N];中国纺织报;2003年
9 主持人 薛文东 李林 赵勇 博士;为炼钢生产助力[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程书权;鼻腔给药的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力;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6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030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3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