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政策取向——以宁波地区为例
本文选题:宁波 + 民办教育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摘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民办学校快速、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相关政策经历了朦胧探索、积极推进和难点突破三个时期,并引导当地民办教育发展走过了初步发展、高速发展和稳定转型三个阶段。当前,民办学校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制度供给,在规范与扶持中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Abstract]:A good policy environment is to promote the rapid, stable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chools. Since the 1980s, Ningbo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normative documents to vigorous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The related policies have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hazy exploration, active promotion and difficulty breakthrough, and guid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private education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initial development, rapid development and stable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chool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which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fulfill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improve the system suppl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upport.
【作者单位】: 宁波市教育局党工委;
【分类号】:G52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关于教育决策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陈学飞;茶世俊;;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3 徐金尧,李启迪;改进与加强我国体育政策研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卢闻君;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简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于健;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迟景明;精英高等教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赵爱军,马春波;民办高校运行机制的环境背景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3期
8 晏丕振,李永勤,谢金荣;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8期
9 李小生;高校学生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广西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10 王柱京,欧阳霞;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薛丹;孙慧玲;;社会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民办教育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论完全信息与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启智;论中国现行办学体制下民办中小学的规范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梁婧;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春波;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郭增才;县级教研室职能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伟;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文明;广东——广西教育对口支援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华;中外民办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东荣;;民办教育的资金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0期
2 焦小丁;;对现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3 崔世君;;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0期
4 杨全印;关于我国二十年民办教育政策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宜江;;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2 袁青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中的学校转制方案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3 黄士力;;论教育服务的转型提升[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奖励办法的通知[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1期
5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1期
6 刘少安;;“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欧广源率省人大代表视察民办教育情况[J];人民之声;2011年06期
7 赵应生;钟秉林;洪煜;;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三)[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期
8 胡卫;董圣足;;立足国情 正视问题 积极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2期
9 ;教育经纬[J];中关村;2011年08期
10 ;特别关注——教育现代化:宁波行动计划[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姗姗;;宁波市骨干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蔡李平;;宁波市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文武;王晓笳;胡珍玉;;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情绪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文武;王晓笳;胡珍玉;;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晓笳;陈中鸣;;155名10-15岁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的问卷调查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晓笳;胡珍玉;张文武;;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调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尤海燕;;不同批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戴李霞;;心理健康在促进——同济中学“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宁波市通途小学课题组;俞卓静;;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叠 郑国栋;宁波投50亿元力保校舍安全[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贾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全解读[N];青岛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敏;宁波教育六大行动计划解读[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白云婷 特约记者 钱宪庚 林燕春;精心搭建青春期教育大舞台[N];中国人口报;2006年
5 吴晓鹏 陈伟奋;宁波“九点钟分校”为进城孩子留座[N];农民日报;2006年
6 宁波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奇;凝心聚力抓实施 求真务实促提升 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院长 宋兴航;拓宽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郑黎;“四点钟学校”是一条纽带[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赖小惠邋田勇;一人助学到万人助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记者 刘华蓉;宁波江北区免费培训十万“新市民”[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和林;宁波市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翼;教育产业的多元化需求与多元化供给互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华文健;宁波市东海区音乐教师群体的调查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宝亚;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飞;教育议事会:宁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林剑影;传授科学的性知识 培养学前大专生实施幼儿性教育的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淑园;构建我国民办教育产权制度的政府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范静;商人办学[D];宁波大学;2011年
9 李佳;减负背景下家庭作业有效实施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10 吕雪梅;流动人口子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60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6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