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fic dimension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 concept and coping,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579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Kaifeng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Marsh's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II and coping styl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self-concep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creased from the first year to the third year, decreased from the third year to the second year, and increased from the second year to the third year. The high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cademic self-concep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coping sty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ore positive self-concept i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take a positive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setbacks and troubles in life.
【作者单位】: 中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潘建芬,唐东辉,李书玲,杜晓红,张文羽;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梁宝勇;“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4 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5 李祚山;;大学生经济自立的内容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陈新宇;贵州农村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谭先明,樊西宁;COPE量表对运动员的测试与评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李叶,田学红;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陈雪玲;SARS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J];护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10 付凤珍,刘琳,郭军,李秀荣;抑郁症病人自动思维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山;中学生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立敏;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肖永松;初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其发展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包宗丽;论斑级管理中的群体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肖楠;不支持压力下的下岗人员应付方式与控制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建兵;影响在校生应对方式因素的情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丽霞;青少年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晓燕;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在中学生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祚山;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陶琴梯,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3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4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5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6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3 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4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5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6 李洪娟;赵冰洁;洪显利;;关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的调查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龚雨玲;;武警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8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9 尹绍清;;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吕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天刚;;焦虑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韩国玲;马弘;邬晓艳;梁光明;谢永标;林红;马林山;赵顺程;;玉树地震后5个月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肖蓉;;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初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许慎;;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申艳娥;;正、负性压力情境下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明;刘文;胡日勒;;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志振文;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非典[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林勇强、于瑞丽;缓解压力:发泄?忍气?[N];广州日报;2004年
6 石国兴邋高志文;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7 金亮;对救灾者有必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李占江博士;教你如何自我解压[N];北京日报;2005年
9 李颖;灾后心理干预驱散“心灵余震”[N];科技日报;2008年
10 白剑峰;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缺席[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5 奚s,
本文编号:215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5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