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特点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education patter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methods] 32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32 normal adolescents were assessed and analyzed by (EMBU), Mental Health self rating scale (SCL-90). [results]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were often subjected to excessive interference from their father, preference, and mother's excessive interference, over-protection preference an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mother. In the SCL-90 assessment,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were compulsive, interpersonal sensitive and hostile.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aranoid ide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parents of internet addicted adolescents have defects in parenting style, and their children have mor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作者单位】: 南方医院心理科;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凤琴,黄永兰,孙文英;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4期
2 王瑛琳,吕素芬,卢家荣;118例脑瘫患儿家长的心态调查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年10期
3 高华,吕锋 ,韩帮海 ,朱孔香 ,梁家国;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4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5 赵光国,曾昭祥 ,郭军;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6 茆正洪,谭钊安 ,曾彦英 ,张建平;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7 张庆辞;栾国霞;李建伟;;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8 张朝,于宗富;认知疗法治疗“网络成瘾障碍”1例报告[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6期
9 江文庆;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10 付慧鹏,霍军,于俊丽,胡海涛,刘娜;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魏龙华;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及网络成瘾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黎雪梅;暴力犯罪和人格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4 王立皓;大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范萌;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IAD)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郑德伟;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D];苏州大学;2005年
8 侯成飞;网络成瘾的高职生网络使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毅;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龙真;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崔伊薇;大学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3期
2 李淑然,纪秀琴,屠惠明;1978—1987年北京市十六所大学本科生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情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3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月花;李红;龚高昌;;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2 邵淑仪;;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09年02期
3 王新友;李恒芬;肖伟霞;;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苏晓奇;;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管理特点及其干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2期
5 王海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诱因及应对策略[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苏梅蕾;洪军;薛湘;李恩泽;;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特点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4期
7 李望舒;;庭箱疗法治疗初一学生网络成瘾个案一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1期
8 彭娟;;谈青少年“网络成瘾”[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
9 刘学兰;李丽珍;黄雪梅;;家庭治疗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苏晓奇;;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管理特点及其干预[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小霞;漆昌柱;;儿童青少年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陶宇;;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刺激寻求、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祉妍;高文斌;祝卓宏;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人格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黄海;余莉;;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进展[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朝;;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方案的行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泽文;高文斌;陈祉妍;祝卓宏;高晶;;我国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洋;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与网络使用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雷雳;柳铭心;杨洋;;青少年开放性人格与网络使用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高文斌;祝卓宏;陈祉妍;刘泽文;高晶;;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发展性失补偿假说”[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一凡;网络成瘾与疏导[N];辽宁日报;2001年
2 周运珠;网络成瘾者交际能力差[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门诊硕士 黄秀琴;网络成瘾像赌博[N];健康时报;2004年
4 市广济医院主任医师 梅其一;网络成瘾可致双重人格[N];苏州日报;2005年
5 江彩云 曾文亮;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N];光明日报;2003年
6 记者阎红;小心“网络成瘾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杨家洛;久用电脑造成“心理死亡”?[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赵宏;如何对待青少年网络成瘾[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崔景贵;网络成瘾与信息节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博爱心理咨询专家执行主任 刘铁刚;网瘾不宜一概列为精神病[N];北京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康廷虎;情景识别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与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建伟;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秀云;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马洁;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3 郭颖;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管立群;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我决定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欢欢;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炜;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精神状态关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卉;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6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