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课程的学习经验逻辑

发布时间:2018-08-06 11:16
【摘要】: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课程的逻辑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出发点组织课程,以成人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组合、传递。经验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经验或活动为逻辑展开课程,提出了教材的知识逻辑与儿童的心理逻辑相统一的论点。依据皮亚杰和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我们可以反观儿童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的逻辑起点就是人在"活动"中产生的"学习经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构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
[Abstract]:The subject course and the experience course represent the log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two different courses respectively. Subject courses organize courses with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knowled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organize, combine and transmit the contents of courses in adult way. The empirical course emphasizes the logic of children's experience or activ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argument that the knowledge logic of the textbook is unifi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logic of the child. According to Piaget's and Leontief's activity theory, we can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curriculum.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urriculum i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produced by people in "activity", and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the new environment of "experience world" should be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甫全;略论新世纪学习化课程的特征和形态[J];教学与管理;2001年13期

2 母小勇;;论课程的文化逻辑[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李沂;从活动到交往[J];心理学报;1982年01期

4 陈彩燕;经验课程中的知识——关于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杨灿辉;;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疑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4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马家安,李宜江;论学习策略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登会;文科班物理课程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7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杨建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3 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阐释[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0期

5 黄甫全;论课程范式的周期性突变律[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昌庆钟;刘红梅;;试析新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的各种形态[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彭虹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体验课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07期

3 袁慧芳;彭虹斌;;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及组织原理[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海燕;;经验课程在干部培训中的价值及其开发途径[J];继续教育;2009年02期

5 陈彩燕;经验课程中的知识——关于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华龙;美国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述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赵立影;从活动理论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4期

8 刘学梅;“实话实说”开班会[J];山东教育;2003年25期

9 无为;珍藏一生的14句话[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5年03期

10 王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数据分析——评价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维;;谈“整合”中的“创新”——浅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创新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涛;赵俊峰;祝振兵;;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与大学生英语学业成就目标定向、英语学习观念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黎海蒂;叶本兰;隋建峰;熊鹰;高恩泉;徐海伟;唐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整体思维发展[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赵玲;;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方晓东;;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活动课程论对学科课程论的挑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卫作辉;;网络时代的学科教学途径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小蓉;;虚拟化学实验室环境下的化学实验教学[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梅龙宝;桑龙扬;程霄;;网络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娟;桂林希望工程20年3万多学生受益[N];桂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那罡;以“宽松”模式管理大学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高淳县砖墙中学 徐桂珍;营造和谐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通讯员 胡怀旭 记者 李文军;山东建首所“红军希望小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刘宝峰 通讯员 骞飞龙;北京京西学校捐建徽县架山小学建成投入使用[N];陇南日报;2010年

6 王湛邋罗雪燕;为学生营造安静和谐学习环境[N];深圳特区报;2007年

7 记者 李学华;南非计划建设更多的科学中心[N];科技日报;2011年

8 中国教育报刊社纪委书记:林奇青;为孩子们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曲强奎 游澳门网站记者 吕莉莉;用爱心回馈内地同胞[N];中国贸易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潘国利;想百姓所想 急百姓所急[N];宝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钟国祥;基于网格的智能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费拉斯;华中师范大学和约旦大学师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比较研究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孟昭鹏;适合协同学习环境的网络服务质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郑颖立;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伟伟;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浩;建构性语文学习环境建设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宗花;基于WEB的虚拟教室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董丽花;初中物理网络探究性学 习环境的建构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颜玲;基于CFT的超媒体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月玲;班级学习环境、学业成绩与学业求助的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新阳;WebQuest学习管理系统(LMS)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丽霞;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淑莲;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GBS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与实践[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7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67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