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发布时间:2018-08-15 13:12
【摘要】:课程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课程追随着文化变迁的理路而嬗变。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其中必然涉及并带来文化冲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及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面对文化冲突,应在吸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及其实践中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性进行有机融通和实践的再创造,采取有利、积极、合理的文化政策,实现各种文化型式的有效整合,以便在真正吸收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应用,以服从并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change of culture. A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al change, curriculum reform inevitably involves and brings about cultural conflicts. The cultural conflict in the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between mainstream culture and subculture, and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native culture. In the face of cultural conflict, we should absorb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beneficial elements of foreign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re-creation, and adopt favorable, positive and reasonable cultural policie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ultural forms so as to creatively apply them on the basis of real absorp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meet and serve the inherent needs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龚坚;蒋至兰;;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3 魏伟;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金绍荣;肖前玲;黄艳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阎平;关于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8 赵海红;爱欲·伦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03期

9 杨光伟,范劲松;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魏志耕;论成人教育文化之缺失——成人教育质量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蔡燕;论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传珍;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慧莲;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秀坤;传统与现代性的消长——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现代性特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锡海;校本课程中的学校特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晋宽;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旭东;论文化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3 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J];教育评论;1997年01期

4 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5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6 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7 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8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4期

10 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德永;;从两极到中介: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2 王海燕;;学校课程实施:理解—参与—创生的教育过程[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3 张国强;;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心理学基础[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4 张雷鸣;;西藏农牧区学校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5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7 吕功曼;;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陈秉初;谢群;王锋青;;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重新审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肖龙海;;“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张国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具的开发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靳万勋;;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之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徐晖;;扩充优化教育资源 壮大中心城区基础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素蓉;;地震灾区基础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实证研究——以北川县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刘萍;刘明懿;;心理健康研究性课程中渗透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群;岳晓东;;合肥、北京、香港三地大学新生的生活与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满忠(作者单位:大庆一中);基础教育的提升与超越[N];大庆日报;2005年

2 记者 王俊斌;潞城基础教育课改经验全省推广[N];山西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罗霞;今年基础教育要办好5件大事[N];云南日报;2003年

4 曾志明 陈举红 本报记者 唐维杨;江阳区 让基础教育与城市一起发展[N];泸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徐德明 通讯员侯静;争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排头兵”[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李超时;打掉基础教育的拦路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记者 陈晓东;基础教育开始“起跑”[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姚鹏;基础教育何时“有教无类”[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徐润生;办好基础教育之思考[N];江西日报;2004年

10 张丽霞;跨入新世纪基础教育该怎办[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Lkhamsuren Tumenbaatar;蒙古、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山玲;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8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