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0 15:06
【摘要】:本文在认识信息技术的隐喻与作用的基础上,从"用技术学习(Learn with IT)"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角色和功能、认知工具与高阶思维发展、学习者与技术的关系等几大问题,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和作用,建构了技术应用的框架,从而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应用框架。
[Abstract]: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and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learning tool, cognitive t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Learn with IT) with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learning tool.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5 张海,王以宁;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定义和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潘克明;;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叶梅;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有效性与实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赵红;;论信息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徐芳;浅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6 李珂;;因特网辅助外语写作测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刘凤侠;董明会;王鑫淼;;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涛鹏;;《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丹妍;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谭淑梅;;浅议及时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张保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明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整合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5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慕海;面向动态情境的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耿甜甜;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琪;基于RBF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徐万胥;刘宇;;积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意义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锋;;中、日、泰三国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有感于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4期

2 王世忠;;未来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走势[J];软件导刊;2005年07期

3 金白杨;;信息素质学习型网络社区构建:关联主义视角[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何高大;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外语学习新环境的特点[J];科学中国人;2000年08期

5 王正荣;杨才峰;;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路径探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张静,王艳萍;Blog:一种优化网络学习的有效工具[J];教育信息化;2003年10期

7 唐卓;邓高红;;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审美接受的影响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8年03期

8 张冀生;;信息空间里的教育变革[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2期

9 高建华;黄劲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3期

10 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贤栋;唐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家校交流方式[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卫作辉;;网络时代的学科教学途径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麟;王晓春;蔡彤;;ISI-基于web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外语个性化学习智能系统[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燕飞;钱丹;;沟通生活 激活思维 完善建构——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达到教学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梅龙宝;彭斌;张生花;;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竞争优势[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莹芳;;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堂的整合——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蓉;杜宝中;薛力;;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向洪彩;巧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整合[N];恩施日报;2010年

2 渭城区周陵镇陵照中心小学 李彩梅;浅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N];咸阳日报;2009年

3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马珊;浅谈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模式的改革[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4 垫江第一职业中学 刘燕 肖锦标;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N];学知报;2011年

5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6 严明;信息技术为矿业插翅[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东平明湖中学 赵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8 张安;科技托起东北工业的未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王耀光;信息技术物流业的根本[N];国际商报;2000年

10 方军;一场伟大的争吵:IT不再重要?[N];经济观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钊;森林资源灾害应急机制及应急智能决策系统构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高静学;政务流程再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广君;基于IT的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李红艳;信息时代中小学主题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岳云艳;知识管理在网络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艳;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轶群;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文璐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4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94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