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合作学习理论概述及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3 08:27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不长,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合作学习的十个基本理论,旨在强调合作学习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优势。提倡合作学习不仅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需要的要求,符合教学模式改革趋势的要求,而且符合英语教育目的的要求。
[A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novel learning method, 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is one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en basic theor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iming to emphasize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dvantages. The promo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rpose of Englis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白桂香,伍芳辉;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周华丽;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5 李九丽;学生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杨丽华;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新目标[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8 杨小坚;“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左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途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聂倩;;对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思考[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陈光磊;;对外汉语教学评估问题探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守盈;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4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伟川;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惠东;论初中生物学的情感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玮;;对合作式学习方式实验研究的反思[J];学周刊;2011年18期

2 王娴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3 王战;;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4 孙继忠;;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J];才智;2011年18期

5 孙晓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6 刘景波;杨国忠;;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评价[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7 宗志福;新课程教学中的不等式[J];基础教育;2004年10期

8 秦晓文;邵泽义;;浅论个别化和交互性内涵的发展[J];中学物理;2002年05期

9 蒋波;;合作学习低效性的多维因素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10 何绍芬;;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红;;历史情境体验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彭杜宏;王秀丽;;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与外显合作态度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宋大男;;“课堂讨论”,要说爱你也容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齐雪芬;;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探索[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6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立;;让作业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行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江涛;刘儒德;;计算机中介交流(CMC)对小组合作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王珠珠;架起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马 超;议开展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宋敏芳;让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9年

4 赵丽慧;新课改应建立哪些新的学习方式[N];伊犁日报(汉);2010年

5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西苑中学 郑佃菊;合作学习要重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江西南丰县教研室 罗春英;新课程呼唤有效的合作学习[N];学知报;2010年

7 王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克旗经棚二中 张巨文;如何践行新学习方式下的师德[N];赤峰日报;2005年

9 许晓川 卢红;合作学习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王凯 聂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童巧平;动机理论视野下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鹏;基于网络的中学生合作学习环境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志升;合作学习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芳;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9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薇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色模拟式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0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