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与道德激励
[Abstract]:Dedication and qualit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schools and even the country. Fundamentally spe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must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l spirit as the core, that is, through moral encouragement, teachers' inner qualities can be promoted, teachers can form a conscious concept of devotion to their profession, and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should be stimul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ighest level of moral control, teachers should be urged to transcend the moral standard caused by narrow and egoist incentives,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s'"shirking responsibility" and transcend the short-term self-interest behavior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红倩,钟贤巍;企业本质属性的激励理论及管理实践[J];经济纵横;2004年12期
2 李锐;凌文辁;;工作投入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7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阮雪琴;;浅析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曹义宏;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清;;从政治体制文化角度看中国政治发展[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2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郭延成;;佛教中观哲学与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兼及李约瑟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朝银;;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伦理重构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建华;许斗斗;;企业文化的实质与气质——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谈起[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陆兵;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世杰;焦作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2 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3 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聪辉;;新形势下师德修养五要素[J];吉林教育;2010年27期
2 张爱群;教师个人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资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12期
3 阎高程;潘建红;;高校师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04年30期
4 刘亦青;;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评价制度[J];教书育人;2006年02期
5 刘桂辉;;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J];中国教师;2006年08期
6 肖欣;司虎克;李儒新;;体育教学中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研;2007年01期
7 易凌云;;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王俊;;教师,请不要忽视个人生活知识[J];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9 吕海涛;;地方高校教师的“培养”与“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0期
10 赵湘萍;;论教师的团队精神在教育中的地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连国;;论弘扬敬业精神[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赵福莲;;儒家“敬业之要”思想与图书馆馆员敬业精神的融合[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德华;;浅议21世纪科技期刊编辑素质[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4 王昕杰;;企业道德激励机制研究[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秀琴;;对图书馆人敬业精神的新认识[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6 蒋渊民;;干部激励机制创新问题探析[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秀琴;;对图书馆人敬业精神的新认识[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郭连文;;艺海无崖、艺海无边[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前言[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房雯;凭的就是敬业精神[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2 田晓光;敬业精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意识的核心[N];河北日报;2003年
3 记者 姜三童;常委们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奉献敬业精神[N];延边日报;2007年
4 陈宝琨 齐海宽;敬业精神让大伙竖起大拇指[N];检察日报;2004年
5 陈宪(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上海社科院博导);专业化、职业化与敬业精神[N];文汇报;2002年
6 记者 张文;把学先进典型融入具体工作[N];西安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做立足本职甘于奉献的好干部[N];通辽日报;2009年
8 陆雪林;增强创新理念 提升职业素养 发扬敬业精神[N];上海科技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苏令;为流动的教师开绿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朱国梁;制度比敬业更重要[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贺菲;教学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我国公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邓密;湘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钱静芸;普通高中教师专业自我的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珍容;中小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荣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忠华;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琳;当代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王劲松;高职院校教师心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婕;职业经理人道德激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姜钦云;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6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9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