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和而不同: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状况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1-29 05:39
【摘要】:本文从"和而不同"研究方法入手,通过对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的梳理分析,指出,无论是就发展模式而言,或是从质量标准、组织机构等方面出发,都可得到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是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的主题;高质量的教材、良好的支持服务和严格的师资培训是成功远程教育的必由路径。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harmony but different", through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tance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whether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mode, quality standard, organization and so 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xpansion of quant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are the them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tance education;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good support services and strict teacher training are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distanc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音乐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ADA0606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蒋国珍;匡贵秋;;远程教育质量管理:阶段性与突破口[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5期

2 丁兴富;谢洵;;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优于牛津大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赵继红,王峰;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柳怀;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启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蒋立文;经贵宝;;中国电大系统的危机与对策[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蒋成凤;罗立红;蒋善民;肖亦平;;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习支持及质量管理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穆肃,丁新;德斯蒙德·基更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8期

8 王小梅,丁新;艾伦·泰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伍金球;;菲律宾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2 蒋成凤;罗立红;蒋善民;肖亦平;;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习支持及质量管理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张鑫;穆肃;;广东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网络学院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建议[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魏志慧 ,希建华;远程教育和网络化学习中的学生支持——访国际远程教育知名专家艾伦·泰特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丁兴富;论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主要矛盾——兼论远程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白晓晶;;远程学习材料中的活动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龚志武;丁新;;析英国开放大学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战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乐军;丁新;;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9 丁纪可;;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电大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龚志武;远程开放大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杉杉;影响远程教育质量因素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春莲;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晓飞;PBL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辅导机制及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史立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谢洵;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学习中心: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小辉;普通高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涛;多Agent在现代远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8 叶斌;关于构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控制系统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瑛;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袁明;网络教育中的技术支持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延军,吴国祥;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是开放教育之基本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2期

2 黄荣怀,曾海军,罗辉,赵国庆;关于我国网络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3 严冰;徐皓;;巨型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挑战——关于巨型大学的学术对话[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4 程星;美国远程教育的前车之鉴[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5 罗义,施志毅;试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6 王一兵;;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7 张创伟;;新视角下的电大系统竞争力[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8 蔡建中;丁新;;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三次转折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严冰;;扩大开放与提高质量: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课题破解[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丁新;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稼人;“会于中和,斯为美善”——项穆书法美学思想简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2 蔡伯元;贵和思想的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1994年07期

3 罗国杰;关于孔子义利观的一点思考─—兼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J];学术研究;1994年03期

4 陶侃;论蔡元培的哲学方法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曾庆榴,陈创生;“和”的文化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学术研究;1995年01期

6 孙尚扬;和而不同一例[J];读书;1995年03期

7 陈本源;以“和”为核心的词群及其文化内涵(下篇)[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8 朱友旺,,吴锦国;传统文化与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发展研究;1996年02期

9 王月;和而不同[J];丹东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10 ;文摘[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周志;;和而不同 整合创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胡天祥;;弘扬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之一[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3 张周志;;和而不同 整合创新[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开国;;春秋时期开明政治对思想文化的影响[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维新;;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道德智慧与和谐社会建设——兼论“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6 管遵华;;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与现代企业管理[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7 周桂钿;;儒学与现代社会[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于德英;;中西译论比较:在异同间寻求文化对话互动的空间——兼论勒菲弗尔的“中西翻译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费孝通;多元一体 和而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廖可斌;和而不同[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邢贲思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文明果真会冲突吗?[N];北京日报;2001年

4 乐黛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石中元;和而不同 多元并存[N];国际金融报;2001年

6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大教授 乐黛云;文化丰富多彩的新世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石征;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意识观[N];中国信息报;2001年

8 陈凯先;我读《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朱威烈;和而不同 拿来送去[N];中国财经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潘剑凯、叶辉;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德龙;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丽红;和而不同,一体多元[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静;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D];新疆大学;2004年

4 王悦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艺术面临的挑战与抉择[D];河北大学;2004年

5 金京锡;明心见性·和而不同[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6 吕艳;李森科伪科学事件的文化透视[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阳海洪;十七年小说历史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双琴;《论语》“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戚务念;和而不同[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的和平发展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17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17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