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性教学与系统性教学浅议
[Abstract]:The same course can be designed and taught using systematic or logical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wo method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iscovering the law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wo methods from the aspects of scientific thinking, epistemology, view of learning and method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logic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two method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华杰;“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建军,刘雪峰;《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6 吕斌,李国秋;关于“图书馆哲学”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1997年01期
7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王志远;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9 桂起权,宋伟;BACON机器、科学发现与创造——AI心理学派学者西蒙思想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现代民法中的行为能力制度沿革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中原;;中西逻辑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智;彭军;廖珊;;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分析[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卢风;;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的与非本质主义的[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胡泽洪;;谬误的逻辑哲学省察[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6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梁芳;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8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9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张玉新;基于分布知识的企业理论[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素梅;古典共和主义的回归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红明;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河南大学;2008年
3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卫军;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D];河南大学;2002年
6 王孝伟;人才视野中的科学技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7 谢清果;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红梅;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昊;上帝观念在波义耳科学思想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学志;微积分和辩证法──试论非标准分析和《数学手稿》的关系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2 杨育光;论孙中山的知行学说[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3 成一丰;论假象——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一点体会[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4 凌雨轩;大力开展辩证逻辑的研究——学习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思想[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5 苍夫 ,金睿;再谈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答董新民同志[J];人文杂志;1980年04期
6 李亚宁;唐甄《潜书》中的认识论思想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王德裕;评庄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张贤蓉;论《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兼谈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9 佟向民;试析爱因斯坦的认识路线[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梁国钊;无产阶级的领袖是人不是神——从“麻雀”及“人类史”问题谈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克西;唐生强;;数学美与数学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其孝;;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进一步繁荣我国的数学事业[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文新辉;牛明洁;;棉田烟蓟马种群密度动态数据多维时间序列预报模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方福德;;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现状和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魏群利;;中医研究方法论之思考[A];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曾乐山;;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认识论和方法论[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7 李锦全;;朱熹对儒家思想哲理化的贡献[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步近智;张安奇;;略论朱子“格物穷理”说的认识论意义(提要)[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9 刘文英;;评朱熹的“豁然贯通”说[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10 祁建基;;历史教学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若仁;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桂亘东;提高语言艺术促进专业课教学[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汪建华;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N];光明日报;2000年
4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农业部副部长 刘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现场会的讲话[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5 周春水;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认识论比较[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周春水;开展对问题的认识论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江畅;从哲学的价值层面关注人类的生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宁新昌;辩证法的人文情怀[N];社会科学报;2000年
9 王增;男性喝咖啡少生胆结石[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10 林峰;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N];西藏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王振龙;统计哲学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吴宏耀;诉讼认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郝丽;意商的认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李建英;乌托邦理想的超越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泰铉;弱智人群的隐喻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学福;模拟视角下的探究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玉波;唯识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古时期)[D];西北大学;2000年
2 俞秀玲;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再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徐世甫;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论纲[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启柱;建构观与中学数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于开正;制造业IS开发的DADM方法论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7 陈天林;严复与老庄[D];河北大学;2001年
8 于明清;果戈理作品中的神秘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59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