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
[Abstract]:The reality of the technology ori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criticized by the basic tre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its cultural orientation, the research abroad mainly takes the concrete problem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akes the solution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s the goal, and focuses on the teachers in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concretely. However, China mainly carries on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rom the macro aspect,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work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related theory of cul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颜士刚;李艺;;“整合”还是“变革”——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的阶段性考察[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利;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峧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0期
2 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马勇军;五年制师范综合理科课程的建构[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郭庆松;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师资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颜士刚;李艺;;“整合”还是“变革”——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的阶段性考察[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罗昂,孙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之管见[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1期
9 有宝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10 刘宝超;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欧至庆;张科;;中学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红川;高中生物教材如何更好反映遗传学新进展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竭艳丽;台湾、内地九年一贯数学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恩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殷雅竹;基于网络的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苗逢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整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胡文锋;世界各国信息技术课程行动措施[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张义兵,李艺;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中内容的相互衔接与选择[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7 张丽霞,郭清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9 任学宾;浅论我国21世纪的中小学信息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0 李琼,倪玉菁;从知识观的转型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之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大林;泰国课程研究中心介绍(续)[J];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01期
2 马多斯;蒋品相;;美国的教育评定和教师专业责任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4期
3 李有发;课程评价与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88年06期
4 刘恩山;;澳大利亚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考试与考核[J];生物学通报;1988年05期
5 陈侠;再谈课程原理[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4期
6 张博;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黄海旺;面向21世纪的日本初中课程改革[J];教育学报;1990年02期
8 SWAPNA BORAH;王振国;姜向东;;远距离教育(一)[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0年01期
9 孟志坚;课程研究论[J];中国远程教育;1992年10期
10 赵伟礼;把德育贯穿于整个课程系统[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林;;挑战自我 适应超越——关于小教大专如何应对新课改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阎鸿森;;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意见[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杨文林;;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5 李俐;吴颃琛;;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构建“培养现代人”的教育新体系——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7 高蕾;;幼儿园多元化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于素云;;基于“双元制”教育技术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廖显颍;;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与时代俱进,与“课程”同行[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龙丽嫦;;农村区域性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分析与发展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焦新;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心盟;多媒体教室[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朱振岳;像抓“两基”那样抓教育信息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孙鹤娟;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依赖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9 记者 王娜梅;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苏军;研究性学习列高中课程[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岳刚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艳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演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哲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竭艳丽;台湾、内地九年一贯数学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贵爱;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模式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宇;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杜晓敏;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82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8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