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ARCS动机模型下的中学物理微课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3 01:30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来临,Khan Academy、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冲击着传统教学,走进人们视角。微课作为其内容载体,以短小、精悍、方便、明确等特征弥补了传统教学相应的弊端。然而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发展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顺风顺水。较传统教学而言,微课由于自身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较高的要求,再加上当今微课指导理论太笼统、其定义界定不够明确,整体制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了微课在教学中并不像预想中那么受欢迎。本研究所涉及的物理学科在中学中是公认难学的学科,学生学习动机普遍不强。ARCS模型的设计理念切合了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其动机模型机制为微课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能够改善现有微课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本文使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育测量法和实验研究法,旨在探究设计出基于ARCS动机模型下的微课,将其应用于物理教学实践,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校微课使用情况,向二连浩特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发放了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收集数据,进行前期分析,确立实验班和对照班。之后大量收集参考资料并整理,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了一套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的基于ARCS动机模型下的微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从教学基本原则出发,结合微课和ARCS动机模型的特点确立该动机模型下物理微课的指导原则。2.整理归纳大量的参考文献,收集该领域代表人物的观点,确定该模型下微课设计的组成要素和基本过程。整体模型设计主要包括前段分析、主体设计和评价反馈。3.前端设计即在设计微课主体部分之前先明确教学目标;主体设计包括微课教学设计部分和微课制作部分;评价反馈机制是对前端设计和主体设计的检验和反馈,主要包括微练习和微反思两个部分。4.微课的三个部分都是在ARCS动机模型的视角下进行开发和设计的,即在设计过程中开创性的整合了该模型的整体机制和内涵特点,通过将各个动机层面的可行性动机策略和方法与物理教学结合,整合出了一套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方法和应用模板。之后将基于ARCS动机模式下的微课应用于实验班物理教学中。最后进行效果分析,分析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结果,证明了该实验对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这方面的的有效性,从而丰富了微课设计的理论。
【图文】:

媒体,知网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微课”和“ARCS 动机模型”关键词对相关论文以及报纸文献发文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其发展现状。在知网以“微课”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忽略无关文章共有两万一千多多条搜索结果。从发表年份上可以看出来 2000 年是微课引入的初期阶段,直到 2011 年才有了以胡铁生老师为代表的相关论文,发文量还是很少。到了 2013 年微课迎来了一个小小的飞跃,各大媒体和学术界开始对微课表示出了好奇与热情,人们开始尝试探究这块新领域。以 2013 年胡铁生等人发表的《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为代表作[12]。在接下来的三年,微课发展迅猛,人们从对微课理论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初中等教育、医学、教育理论等各个领域,更注重其实际价值,形成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MOOC等多种教学模型[13]。随后人们对微课的热情逐渐开始冷却下来,可以看出近年来微课的环比增长率开始下降,人们开始反思微课的本来面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舶来品,更加关注其和我国实际的结合,思考其应用前景、发展趋势以及核心本质等关键图 1.2 微课近十年媒体关注度图 1-1 微课近五年学术关注度

学术,知网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微课”和“ARCS 动机模型”关键词对相关论文以及报纸文献发文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其发展现状。在知网以“微课”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忽略无关文章共有两万一千多多条搜索结果。从发表年份上可以看出来 2000 年是微课引入的初期阶段,直到 2011 年才有了以胡铁生老师为代表的相关论文,发文量还是很少。到了 2013 年微课迎来了一个小小的飞跃,各大媒体和学术界开始对微课表示出了好奇与热情,人们开始尝试探究这块新领域。以 2013 年胡铁生等人发表的《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为代表作[12]。在接下来的三年,微课发展迅猛,人们从对微课理论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初中等教育、医学、教育理论等各个领域,,更注重其实际价值,形成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MOOC等多种教学模型[13]。随后人们对微课的热情逐渐开始冷却下来,可以看出近年来微课的环比增长率开始下降,人们开始反思微课的本来面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舶来品,更加关注其和我国实际的结合,思考其应用前景、发展趋势以及核心本质等关键图 1.2 微课近十年媒体关注度图 1-1 微课近五年学术关注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7;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红;;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与探讨——关于家庭影响因素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9年08期

2 王聪;刘璐;;校级合作下自费高校留学生的出国动机与适应性调查[J];山海经;2016年12期

3 郑樱;;民健身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04期

4 陈李;;农村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调查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年04期

5 谢劲;;体育观赏动机的研究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05期

6 韦志中;卫丽;;心理志愿者参与动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年27期

7 杨辉玲;;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瑜伽运动的动机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02期

8 龚魏魏;孙婷婷;郝红艳;赵燕;;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理论探究[J];时代教育;2013年12期

9 齐鹏;罗娜;苏益南;;大学生村官入职动机调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10 杨金辉;汪耀;周斌;程红梅;张道立;;2027例淮南地区三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J];传承;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齐子惠;;研究生考研动机与就业意向比较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2 颜洪;;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浅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2018年

3 王晓霞;;网民网络人际交往动机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肖君秀;城商行蜂拥H股动机调查[N];华夏时报;2013年

2 周玉黍;南京市民收视民生新闻行为与动机调查[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明中;葛剑平委员建议:打通师资流动瓶颈破解择校难题[N];中国财经报;2012年

4 ;加拿大乡村旅游一瞥[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保险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N];中国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劲;基于观众动机视角下的运动竞赛观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娣;教师支持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涛;基于ARCS动机模型下的中学物理微课设计与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3 魏祥云;学历提升动机对职校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美丽;国际志愿者参与动机及满意度调查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5 徐鹏程;云南省大众马拉松参赛者参与动机分析[D];云南大学;2017年

6 陈玲玲;非传统和传统路跑赛事参赛者跑步动机的对比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7 任睿;布依族汉族初中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的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严雪;广西高校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问题的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9 查亚军;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10 杨波;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2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612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