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分析——兼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1-06-12 08:49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知识框架,其中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及三者的融合知识是衡量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析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模拟授课视频,从多角度探索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水平。统计发现,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表现出关注新课标要求、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等优势,但还存在对学科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创新教学能力较弱等实际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知识融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创新技能训练,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各地区参赛选手及其获奖统计图
数据分析框架
电化教育研究案。模拟授课的依据是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体现选手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功。另外,对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评价均采用五点量表法,由具有专业技能的57位研究者进行评价,经SPSS对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94,表明评价结果的数据质量较好。对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等数据进行量化,不但能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技能发展情况,而且能反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四、初赛选手TPACK结构分析(一)学科内容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CK)是指教师教授学科内容中的概念、理论、方法和规则等知识,以及教师能够理解所教学科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和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及编排的知识。参赛选手在初赛中的教学内容选题来源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该标准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11]。如图3所示,大赛选手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必修课程,占71.77%左右,其中必修课程包含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在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的信息社会中,感受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具有较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参赛选手主要选择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说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硕士生已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了解数据在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组织形态下“在线学习”品质比较实证研究[J]. 王帆,王珣,祁晨诗,王烨.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2)
[2]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 史贝贝,王帆,祁晨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22)
[3]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 杨宗凯,吴砥,郑旭东. 教育研究. 2018(04)
[4]职前教师TPACK水平的绩效分析与改进路径[J]. 王辞晓,吴峰.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2)
[5]融入同伴互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证研究[J]. 柏宏权,苏玉凤,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6]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数据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张斌,刘三女牙,刘智,孙建文.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7]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J]. 王诗蓓,王帆.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3)
[8]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数据与计算”模块[J]. 李锋,熊璋.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9]创建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六位一体”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徐福荫,黄慕雄,吴鹏泽,胡小勇,王咸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1)
[10]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J]. 王帆,魏本亚.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7)
本文编号:3226330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各地区参赛选手及其获奖统计图
数据分析框架
电化教育研究案。模拟授课的依据是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体现选手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功。另外,对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评价均采用五点量表法,由具有专业技能的57位研究者进行评价,经SPSS对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94,表明评价结果的数据质量较好。对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等数据进行量化,不但能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技能发展情况,而且能反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四、初赛选手TPACK结构分析(一)学科内容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CK)是指教师教授学科内容中的概念、理论、方法和规则等知识,以及教师能够理解所教学科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和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及编排的知识。参赛选手在初赛中的教学内容选题来源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该标准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11]。如图3所示,大赛选手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必修课程,占71.77%左右,其中必修课程包含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在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的信息社会中,感受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具有较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参赛选手主要选择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说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硕士生已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了解数据在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组织形态下“在线学习”品质比较实证研究[J]. 王帆,王珣,祁晨诗,王烨.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2)
[2]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 史贝贝,王帆,祁晨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22)
[3]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 杨宗凯,吴砥,郑旭东. 教育研究. 2018(04)
[4]职前教师TPACK水平的绩效分析与改进路径[J]. 王辞晓,吴峰.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2)
[5]融入同伴互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证研究[J]. 柏宏权,苏玉凤,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6]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数据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张斌,刘三女牙,刘智,孙建文.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7]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J]. 王诗蓓,王帆.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3)
[8]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数据与计算”模块[J]. 李锋,熊璋.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9]创建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六位一体”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徐福荫,黄慕雄,吴鹏泽,胡小勇,王咸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1)
[10]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J]. 王帆,魏本亚.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7)
本文编号:3226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2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