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困境及其破解思路
发布时间:2021-07-21 07:33
我国义务教育问责工作一直是以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方式开展,这对过去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与引导作用,但也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问责走向专业化、民主化的主要障碍。要破解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的"行政倾向"困境,应明晰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责权关系,规范社会对教育的责任体系,实现义务教育问责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转变,进而构建出"责任共担、共同治理"的实施体系,即明确专业导向的问责关系、强调共同建构的责任主体、注重分层分类的内容体系、坚持质量改善的结果处理。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的“行政倾向”困境
二、破解义务教育问责制“行政倾向”实施困境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政府责任边界,廓清社会责任关系
(二)引入社会问责理念,推进教育共同治理
三、建构“共同治理”的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体系
(一)明确专业导向的问责关系
(二)强调共同建构的责任主体
(三)注重分层分类的内容体系
(四)坚持质量改善的结果处理
1. 信息反馈方面。
2. 绩效责任方面。
3. 合作学习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思潮变迁下美国义务教育问责制的价值理念及实施模式述评[J]. 王瑜,叶雨欣.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9(05)
[2]教育问责的依据、限度及其超越[J]. 于小艳.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3]监督问责和多元参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 羌洲,马挺.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294600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的“行政倾向”困境
二、破解义务教育问责制“行政倾向”实施困境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政府责任边界,廓清社会责任关系
(二)引入社会问责理念,推进教育共同治理
三、建构“共同治理”的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体系
(一)明确专业导向的问责关系
(二)强调共同建构的责任主体
(三)注重分层分类的内容体系
(四)坚持质量改善的结果处理
1. 信息反馈方面。
2. 绩效责任方面。
3. 合作学习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思潮变迁下美国义务教育问责制的价值理念及实施模式述评[J]. 王瑜,叶雨欣.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9(05)
[2]教育问责的依据、限度及其超越[J]. 于小艳.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3]监督问责和多元参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 羌洲,马挺.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29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9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