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体系与未来课题

发布时间:2021-07-21 17:02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本在1991年成立了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在民间组织和日本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得以快速发展。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在理论的层面上,厘清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实践的层面上,围绕目标、学习领域、途径和方式、评价四个方面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体系。日本文部科学省在政策的层面上,从教育理念、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日本国际理解教育未来将要面临的课题。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2019,46(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2. 国际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外延
        1. 异文化教育
        2. 开发教育
        3. 全球教育
        4. 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体系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1.“全球市民”与“合格公民”之争
        2. 由“四维目标”向新“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领域
        1. 关于学习领域
        2. 各学段的具体内容
        3. 学习领域的架构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1. 立足学校教育课程进行整体推进
        2. 强调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3. 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4. 构建校内外教育资源网络
    (四)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
        1.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2. 清晰地表述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
        3. 立足每个学生发展实施多样化评价方法
三、日本国际理解教育面临的课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走向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的探索
    (二)在学习目标上:立足以“资质与能力”为核心
    (三)在学习方法上: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方法
    (四)在评价方式上:以“三个视点”为目标探索多元评价方法
        1.“知识技能”的评价
        2.“思考、判断、表现”的评价
        3.“主体的学习态度”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修订案的新动向[J]. 金熳然,柳海民.  外国教育研究. 2019(01)
[2]国际理解视域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J]. 薄伟英.  教学与管理. 2015(02)
[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日本的实施:政府表现与学校实践[J]. 王珅,房文红.  教育学报. 2014(02)
[4]日本“全球公民教育”模式的理论分析[J]. 姜英敏,于帆.  比较教育研究. 2013(12)
[5]日本以“生存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评价改革:经验与启示[J]. 缴润凯,袁雅仙,刘学智.  外国教育研究. 2010(12)
[6]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冲突探析[J]. 姜英敏.  比较教育研究. 2007(05)
[7]中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共性与差异[J]. 赵桂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2)
[8]日本的异文化间教育研究概览[J]. 倪愫襄.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9)
[9]日本大学院中的日本语教育[J]. 刘元满.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01)
[10]在“轻松宽裕”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日本《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报告述评[J]. 赵中建.  现代教育论丛. 1997(05)

硕士论文
[1]日本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王威.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9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