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育:社区老年教育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1-10-21 03:02
移动教育是基于移动学习理念提出的新的教育方式,对于社区老年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推进社区老年移动教育,有其价值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推进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路径、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的建构以及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文章来源】:成人教育. 2019,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移动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契合老年休闲教育
1.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拓宽对于学习资源的选择
2.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可加深对于休闲教育的体验程度
(二)契合老年终身教育
1.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实现“泛在化”学习
2.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实现“第三年龄教育”
3.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进行“互哺教育”
(三)契合老年人本教育
1.可以促进老年人的个性化发展
2.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的实现条件
(一)技术支撑条件
1.教育平台建设
2.教育技术开发
(二)物质经济条件
(三)文化素质条件
(四)社会支持条件
四、社区老年移动教育体系建构面临的障碍
(一)社区老年移动教育路径的“脱离化”
1.与社区老年服务路径“疏离”
2.与社区老年文化“脱域”
3.与代际互动教育“绝缘”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方式的“单一化”
1.与非线性教育“雷同”
2.与班级化教育“等同”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平台的“区隔化”
1.社区各技术平台之间“区隔”不能“联通”
2.教育主客体之间“区隔”难以“协作”
(四)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性”
1.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质量滞后”
2.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覆盖滞后”
五、社区老年移动教育体系建构的措施
(一)社区老年移动教育路径的“嵌入式”建构
1.移动教育“嵌入”到社区老年文化中
2.移动教育“嵌入”到社区老年服务中
3.移动教育“嵌入”到代际互动中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方式的“混合式”建构
1.通过移动教育,实现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混合”
2.通过移动教育,实现线性教育与非线性教育的“混合”
3.通过移动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的“混合”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平台的“融合式”建构
1.技术平台的融合
2.“教育共同体”的融合
(四) 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立体性”建构
1.提升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
2.扩大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现状调查思考——以江苏常州市为例[J]. 仲红俐.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04)
[2]移动学习技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J]. 王凯萍,马秀峰,李晓霞. 教育现代化. 2017(19)
[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成人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杭州上城区移动学习平台“微学通”[J]. 滕璎,项洁月. 当代继续教育. 2017(01)
[4]基于移动学习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研究——以平湖为例[J]. 袁凤燕,王斌.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5]微时代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 毛桂楚,邸玉敏.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4)
[6]“互联网+”时代中国成人学习变革[J]. 吴峰,李杰.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5)
[7]老年教育形式创新的思考与探析[J]. 丁海珍. 继续教育研究. 2015(04)
[8]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一大趋势[J]. 谢伊青. 成才与就业. 2014(07)
[9]老龄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路径研究[J]. 袁丽.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10]新媒体环境下老年群体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 丁卓菁. 新闻大学. 2012(03)
本文编号:3448113
【文章来源】:成人教育. 2019,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移动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契合老年休闲教育
1.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拓宽对于学习资源的选择
2.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可加深对于休闲教育的体验程度
(二)契合老年终身教育
1.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实现“泛在化”学习
2.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实现“第三年龄教育”
3.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移动教育进行“互哺教育”
(三)契合老年人本教育
1.可以促进老年人的个性化发展
2.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的实现条件
(一)技术支撑条件
1.教育平台建设
2.教育技术开发
(二)物质经济条件
(三)文化素质条件
(四)社会支持条件
四、社区老年移动教育体系建构面临的障碍
(一)社区老年移动教育路径的“脱离化”
1.与社区老年服务路径“疏离”
2.与社区老年文化“脱域”
3.与代际互动教育“绝缘”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方式的“单一化”
1.与非线性教育“雷同”
2.与班级化教育“等同”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平台的“区隔化”
1.社区各技术平台之间“区隔”不能“联通”
2.教育主客体之间“区隔”难以“协作”
(四)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性”
1.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质量滞后”
2.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覆盖滞后”
五、社区老年移动教育体系建构的措施
(一)社区老年移动教育路径的“嵌入式”建构
1.移动教育“嵌入”到社区老年文化中
2.移动教育“嵌入”到社区老年服务中
3.移动教育“嵌入”到代际互动中
(二)社区老年移动教育方式的“混合式”建构
1.通过移动教育,实现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混合”
2.通过移动教育,实现线性教育与非线性教育的“混合”
3.通过移动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的“混合”
(三)社区老年移动教育平台的“融合式”建构
1.技术平台的融合
2.“教育共同体”的融合
(四) 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立体性”建构
1.提升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
2.扩大社区老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现状调查思考——以江苏常州市为例[J]. 仲红俐.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04)
[2]移动学习技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J]. 王凯萍,马秀峰,李晓霞. 教育现代化. 2017(19)
[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成人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杭州上城区移动学习平台“微学通”[J]. 滕璎,项洁月. 当代继续教育. 2017(01)
[4]基于移动学习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研究——以平湖为例[J]. 袁凤燕,王斌.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5]微时代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 毛桂楚,邸玉敏.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4)
[6]“互联网+”时代中国成人学习变革[J]. 吴峰,李杰.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5)
[7]老年教育形式创新的思考与探析[J]. 丁海珍. 继续教育研究. 2015(04)
[8]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一大趋势[J]. 谢伊青. 成才与就业. 2014(07)
[9]老龄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路径研究[J]. 袁丽.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10]新媒体环境下老年群体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 丁卓菁. 新闻大学. 2012(03)
本文编号:3448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4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