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安全与疏散避难空间研究
本文关键词:校园建筑安全与疏散避难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四川汶川地震校园建筑安全令世人瞩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若干份报告中都明示:面对威胁学生生命的某些校园,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倒塌的建筑。本文围绕国内外校园建筑安全的实际,综述了发达国家保障校园建筑安全的作法,并探讨了构建校园疏散避难空间的技术对策。
【作者单位】: 《建筑创作》杂志社;
【关键词】: 校园安全 灾后重建 借鉴 综合减灾 规范
【分类号】:TU244
【正文快照】: 在第29届奥运会召开之际,在泣川“5·12“巨灾100天祭日到来前夕的2008年8月12日国家汝川地展灾后重建规划组公布了((国家汝川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它是继四川已提前完成1(X旧多万户受灾群众安置房创造不朽业绩后.我国在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大规模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磊;;四川汶川大地震重建规划设计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贵;张晓锋;;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05期
2 顾林生;陈志芬;谢映霞;;试论中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安全;2007年11期
3 孙小银;单瑞峰;;论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环境灾害防治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4 金磊;中国综合减灾立法体系研究——兼论编研国家《综合减灾法》的几个重要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金磊;;城市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方法与思路——兼议北京2008“安全奥运文化”普及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牛晓霞,朱坦,刘茂;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7 金磊;;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金磊;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研究初步——SARS留给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9 金磊;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须解决的九大问题[J];城市规划;2005年06期
10 金磊;;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辉;;“非典”之后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2 金磊;;我国综合减灾立法依据及编制思路研究——从2008年中国的危机事件谈起[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远谋;万鹏飞;于秀明;;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4 罗美娟;刘玲;唐传师;;近50年南昌城市气象灾害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玲;罗美娟;唐传师;陆春信;;城市气象灾害分析与对策建议[A];黑龙江省气象科技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业宏;高慧君;孙兴池;;山东省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孙明辉;张素云;;冀中廊坊市大雾天气污染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张桂华;邵美容;胡晓径;万里鹏;;黑龙江省大中城市雾的气候统计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孙明辉;;冀中廊坊市大雾天气污染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程丽丹;张永刚;杨美荣;李鹏;李虹;;河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左进;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严文;减灾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挺;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阎俊爱;城市智能型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雪铭;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荣艳淑;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9 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莉;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欧阳小芽;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翔;区域灾害链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毅彬;上海市气象灾害预警改革研究(2000-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黎琼茹;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刘佼;雷电灾害查询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王永;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齐艳春;校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畅;旧城更新中的综合防灾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巩爱娜;城市居住小区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迎九;;论校园安全隐患及安全精细化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姜岩;郜麦丽;;浅谈新规范抗震概念设计[J];才智;2009年10期
3 ;重生在废墟上——“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记录[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9年05期
4 皮佑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J];惠州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冯广宏;;中国古代灾后重建的举措及经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杜军;戴虹;赵鑫;;对建筑结构检测与安全评定的探讨[J];才智;2009年12期
7 朱彩萍;;基于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玉树灾后图书馆重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婷;;重视社会资本在灾后恢复中的作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鲍文;;灾害保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理论月刊;2010年06期
10 陈朝阳;赵雪荣;;浅谈砖混结构建筑的砌体质量[J];华章;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世回;;理解和应用地基承载力的若干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邓元智;;科学规划与灾后重建[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谦;;震后灾区剧团的建设与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张开勇;;灾后重建促恢复 节水改造促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滕超;高利鹏;;灾后重建剪报资料[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6 孙洪先;;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与建议[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7 李泽新;吴英阔;刘博;;汶川地震灾区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保障的启示[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卢红伟;杨玖贤;李亚农;;水电站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研究[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9 李志平;;试论四川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伯涛;黄晓德;钱骅;张卫明;汪来生;刘湖南;;有机生姜生产的关键技术及规范研究[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磊;灾后重建应秉承综合减灾理念[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磊;建立中国城乡综合减灾长效机制的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记者 江芸涵 张守帅;加强隐患治理 确保校园安全[N];四川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来铁军邋杨佳伟;宝珠寺电厂 灾后重建有序进行[N];中国电力报;2008年
5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黄颖;抓紧规划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N];成都日报;2008年
6 金 磊;综合减灾急需一部法律和一个机构[N];大众科技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乐;校园安全,未雨绸缪最重要[N];文汇报;2008年
8 夏县付家庄村退休教师 彭建国;农村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N];运城日报;2008年
9 心文;校园安全:心中的痛[N];延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娜 李中海;西平县着力做好冬季校园安全工作[N];驻马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6 高尚涛;权力与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7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曹影;德育职能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杨洁;民营企业家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日本高校德育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赵武;住宅设计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徐启;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制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婷;尴尬与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志勇;论我国城市治安管理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陈凤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李雅芳;世界税制改革趋势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5年
8 刘风彪;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9 牛利民;欧美国家扩大农产品需求的政策及其借鉴[D];湘潭大学;2005年
10 王芳;唐朝监察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校园建筑安全与疏散避难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3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