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
本文关键词: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熟手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编制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测评工具,了解当前在岗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水平现状。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采用BEI技术、胜任特征核检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从胜任力角度,对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及测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建构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核检表法以及BEI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我们建构了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熟手型教师的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责任意识、语言表达、健康心态、教学策略、幽默感、沟通协作、善与人处、反思能力、创新意识、进取心、终身学习、组织管理、情绪健康14项胜任特征。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以及本研究对教师胜任力所下的操作定义等,我们将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里的14项胜任特征划分为六类熟手型教师胜任特征群,依次为关系技巧、专业素质、专业偏好、专业提升、积极关注、自我调适。 (2)编制《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测评问卷》。在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测评问卷》。问卷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关系技巧、专业素质、专业偏好、专业提升、积极关注、自我调适。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数据表明因子提取稳定和可靠。《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测评问卷》与建构的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中包括的胜任特征完全吻合,有非常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信效度以及项目鉴别等指数优良,可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使用。 (3)测查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水平与特点。运用《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测评问卷》对熟手型教师胜任力进行测查,结果表明:①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达到测验量表中评定四级,即“基本符合”。②不同年龄段的熟手型教师在“专业偏好”、“自我调适”维度上以及在总测验上均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教龄段的熟手型教师在各个维度和总测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随着执教年限的延续,其胜任力会得到提高。③不同学历的熟手型教师在各个维度以及总测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熟手型教师除“自我调适”这个维度以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类别的熟手型教师除“关系技巧”、“专业偏好”外在各个维度和总测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熟手型教师胜任力并没有随学历、职称和学校类别的提高而持续提高。④年级变量在“关系技巧”、“专业偏好”、“专业提升”以及总测验上有显著差异;学校所在地变量除“自我调适”外在各个维度以及总测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⑤性别、学科等特征变量在各个维度以及总测验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的结论对有效地描述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全面描绘从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再从熟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关键阶段的教师胜任力特征以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教师招聘、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胜任特征 胜任力模型 教师专业成长 胜任力测验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中文摘要6-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5
- 1.1 选题背景11
- 1.2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界定11-15
- 1.3 胜任力模型的建构15-18
- 1.4 管理领域有关胜任力的研究18-21
- 1.5 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研究21-25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25-29
- 2.1 问题的提出25-26
- 2.2 研究目标26
- 2.3 研究意义与价值26
- 2.4 研究方法与设计26-29
- 第3章 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核检法建构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29-33
- 3.1 研究目的29
- 3.2 研究方法29-30
- 3.3 结果与分析30-31
- 3.4 讨论31-33
- 第4章 使用BEI建构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33-41
- 4.1 研究目的33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33-35
- 4.3 结果与分析35-40
- 4.4 讨论与结论40-41
- 第5章 熟手型教师胜任特征测评问卷的编制41-51
- 5.1 研究目的41
-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41-43
- 5.3 结果与分析43-49
- 5.4 讨论与结论49-51
- 第6章 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水平与特点研究51-64
- 6.1 研究目的51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51-52
- 6.3 结果与分析52-58
- 6.4 讨论58-62
- 6.5 结论62-64
- 第7章 总结64-68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64
- 7.2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64-66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66-68
- 附录68-78
- 附录1: 开放式问卷调查68-70
- 附录2: 《熟手型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70-72
- 附录3: 熟手型教师行为事件访谈提纲72-74
- 附录4: 熟手型教师胜任力预测问卷74-78
- 参考文献78-8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1-82
- 致谢82-84
- 个人简历84-8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春琴;;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2 彭彦铭;郭志平;李正中;;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胡春琴;李泉;;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年27期
4 卢三妹;朱石燕;;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J];体育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胡佳妮;中学化学教师胜任力的调查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建华;中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与测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戴宜雯;普通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胡娜;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邓自鑫;中小学教师人际沟通能力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张晓红;中学教师教育能力现状分析与提高[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丽;小学“学思维”活动课教师胜任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严映;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3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