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池田大作和谐德育观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29 11:02

  本文关键词:池田大作和谐德育观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和谐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新理念。在池田大作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和谐德育观,其主要体现在:主张超越性和本真性是池田大作和谐德育的本质论,注重培育"内外调和"的人是池田大作和谐德育的目标论,强调情感教育、自我教育是池田大作和谐德育的方法论,这些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池田大作与亚洲教育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池田大作与亚洲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池田大作 和谐教育 德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课题“池田大作德育理论及其实践”(项目编号07JA710009)的部分成果 日本创价大学2006年度中日友好学术交流项目“池田大作德育思想研究”部分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对于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做过相关的深入研究,在其博大而深厚的教育思想宝库里,蕴藏着灿烂而光辉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把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极其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池田大作认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道德操行”的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荣;池田大作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陈志兴;;和谐德育: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思路[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谢军;;责任问题的价值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魏博辉;历史地解读“我们”与“自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志清;自然环境的生态优越与盛唐山水诗派的生态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胡发贵;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刍论[J];道德与文明;2003年04期

6 张长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7 章海荣;从史实梳理中拓展旅游美学研究[J];东方论坛;2002年05期

8 林其锬;“五缘”文化与世界华商经济网络[J];东南学术;1994年06期

9 杨帆;论现代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复归[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庄国雄;关于历史统一性及其基础的历史哲学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管遵华;;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与现代企业管理[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2 程建新;;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郑波;;政府发展:脉络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8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陈和水;邓小平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万菊;从建构后现代精神到建构后现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学红;普世伦理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褚华;创建“交往”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新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贺更粹;以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韩晶磊;道家思想之现代价值—老庄思想的传统诠释与现代重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苏颖;生命伦理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代红;贸易与环境:GATT/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的冲突及解决方法[D];外交学院;2005年

10 王琳;中国崛起的含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富忠;和谐教育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光;;构建和谐教育 促区域教育提升[J];基础教育;2007年03期

2 裴晓春;;“和谐教育”课题研究汇报会简讯[J];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07期

3 杨进红;;论和谐教育的实践诉求[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柏广能;缪桂珍;;智慧在这里闪先——和谐教育的一种新思路[J];基础教育;2007年12期

5 朱汉康;;修炼教育机智,让教学充满活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6 张佳琳;;马克思主义和谐教育思想语境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

7 高昕;;儒家教育思想的和谐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本友;吴玲;郭孝文;;和谐教育的观察与构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李静;;对立统一中的和谐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10 卓立;计划──纲举目张[J];中小学管理;199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忠明;;和谐教育:问题与对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卓立;;和谐——教育的追求[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海峡两岸的和谐教育——“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教育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4 刘燕舞;;教育投资均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李壮阔;李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和谐教育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明清;;和谐进步、追求卓越:开放社会的教育省思与建设课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罗金宏;;浅谈学校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廖光莉;;建设和谐社会,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王泉;张占友;邵国东;;和谐春风化作雨 润物无声谱新篇——《构建和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生;建设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的和谐教育[N];协商新报;2005年

2 吴建攀;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教育[N];张家界日报;2005年

3 乔幼轩;从构建和谐社会谈发展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08年

4 乔幼轩;从构建和谐社会谈发展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08年

5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潮;努力构建和谐教育[N];衡阳日报;2009年

6 李莉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7 长垣县教育局局长 连怀军;关于建设和谐教育的思考[N];新乡日报;2009年

8 李莉 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李强 兀小梅 刘辛平;玉山蓝水洒真情 和谐教育谱华章[N];西安日报;2009年

10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蒋笃运;简论和谐教育及其构建[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秀成;和谐教育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丹;和谐教育的时代特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斌;论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教育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3 吕静波;和谐教育的构建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雷树虎;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家宁;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振华;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和谐教育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玮;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合作型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景文;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思考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奥田真纪子;池田大作教育伦理思想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池田大作和谐德育观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97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