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少年品行规范意识问题及其对策的警鉴
发布时间:2017-07-27 16:27
本文关键词:日本青少年品行规范意识问题及其对策的警鉴
【摘要】:日本青少年品行规范意识有其积极方面,但也存在着教育荒废、班级崩坏、校内暴力、以强欺弱、寄生虫现象和以脱离规范为乐等消极现象。其品行规范意识淡薄的成因是:教育沦为经济的工具;学校出现了"教育病理";家庭教育缺陷;等等。日本提出的对策是:充实"心灵教育";强调"个性教育";落实"生存能力教育";实施"生涯教育"。笔者思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力戒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认知与行为相脱离的弊病预防治教育病理"的出现;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品行教育的起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日本青少年 品行规范意识 对策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笔者认为日本青少年法制观念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内的校园暴力、以强欺弱、课堂班机崩溃、缺乏正义感、规范意识淡漠和伦理罪恶感丧失等现象。其动因是多方面,如教育沦为经济的附庸,导致其塑造人心灵功能的丧失教育的划一性和缺乏个性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廖小平,曾祥云;“代”论[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3 刘军;中学生亟需职业生涯设计指导[J];中小学管理;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扬;从校园走向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忠媛;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邦伟;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舟;青年学生儿童化倾向的心理机制及其社会动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巧林;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殷久华;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2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8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