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的过程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28 16:37
本文关键词:论杜威的过程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 杜威的教育的过程性思想是其教育哲学的重要内核。杜威的过程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即杜威哲学的渊源、经验概念的过程取向和教育哲学中的过程思想——展开归纳、论述,它们分别解释了杜威教育的过程性思想“从哪里来”、有“什么内涵”以及在教育中的“具体所指”。运用杜威过程思想的视角,我们可以以此评析幼儿园教育现状。 首先,杜威哲学的渊源。他从现实和理论中的二元对立状况出发,运用发生学的、经验的方法试图跨越表现在理论思辨和社会生活中“二元对立”的论题,体现了具有连续性的、动态的过程性哲学特质。 其次,杜威的“经验”概念。作为杜威哲学的核心概念,经验是“发出”与“承受”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存在,而主体与客体、人与环境、情感与认知等等被孤立化的要素在动态的经验过程中获得连续性。 再次,杜威的教育过程思想。这一部分主要归纳了教育目的的过程性、儿童发展的过程性、“个人”的过程性,以及思维的过程性,建基于其哲学观点,目的、儿童、个人和思维都由静态的孤立实体转变成为动态的连续过程。 最后,就幼儿园教育现状与杜威对话。运用杜威的过程思想视角,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现实中存在一些“结果”取向的教育做法——时间紧迫性、经验片段化、秩序静态观,而实现“过程”取向的幼儿教育可能需要采取从儿童出发、将儿童与环境连续起来等思维路径。
【关键词】:杜威 教育哲学 过程思想 幼儿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10
- 一、选题的缘由7-8
- (一)对儿童的认识需要过程性视野7
-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富含过程意味7
- (三)实践层面对杜威的解读存在偏颇之处——由于过程性视野的缺失7
- (四)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考——为什么回到杜威7-8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9
- (一)国内研究现状8-9
- (二)国外研究现状9
- 三、研究方法9-10
- 第一部分 杜威过程取向哲学的渊源10-17
- 一、历史上的杜威——思想商人10-11
- 二、杜威过程取向哲学的思想渊源11-14
- (一)实用主义传统11-12
-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2-13
- (三)科学对传统世界观的变革——以"事情"取代"实质"13-14
- (四)"浪漫主义"学派的"变易"观14
- 三、杜威哲学过程取向的社会渊源14-17
- 第二部分 "经验"中的过程取向17-25
- 一、传统的经验概念17-18
- 二、杜威对经验的重建18-25
- (一)经验就是"发出"与"承受"(give and take)的过程18-19
- (二)经验是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19-20
- (三)经验是一个整体,它首先是情感的,其次才是认知的20-22
- (四)经验是持续的累积性的过程22-25
- 第三部分 杜威教育哲学中的过程思想25-40
- 一、过程性教育目的25-28
- (一)静止的目的和动态的目的25-26
- (二)教育目的——民主与生长26-27
- (三)融通儿童和成人的对立——生长27-28
- 二、过程性发展28-31
- (一)教育即自然发展——卢梭的影响28-29
- (二)复演说——霍尔的影响29
- (三)生长的阶段——心理是一个过程的概念29-31
- 三、过程性"个人"31-35
- (一)"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32
- (二)个人和社会——一种参与过程32-33
- (三)教育中的个人主义33-34
- (四)过程性的"儿童中心"34-35
- 四、过程性"思维"35-40
- (一)反省思维过程35-37
- (二)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特殊的思维过程37
- (三)反省思维的结果与过程: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37-40
- 第四部分 对话杜威: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的幼儿教育40-50
- 一、时间紧迫性40-43
- (一)幼儿园的催促现象40-41
- (二)静止的时间:时钟时间与幼儿生活的冲突41-42
- (三)绵延的时间——踩上幼儿的经验节奏42-43
- 二、经验片段化43-46
- (一)幼儿生活经验的片段化现象43-44
- (二)静止的全面——成人的系统世界与儿童生活的冲突44-45
- (三)展开的全面——生成幼儿的经验整体45-46
- 三、秩序静态观46-50
- (一)幼儿生活中的"不能乱"现象46-47
- (二)静止的有序——成人的稳定世界与儿童生活的冲突47-48
- (三)参与的秩序——面对幼儿的社会参与48-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柳烨;怀特海教育哲学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韦雪姣;聚焦于“过程与方法”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方芳;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什么[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颖慧;杜威关系性哲学视野中的新个人主义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5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8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