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摘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对实践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素质教育是当代哲学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发展 ,重视人的整体价值的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作者单位】: 潍坊医学院社科部!山东潍坊261042 潍坊医学院社科部!山东潍坊261042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发展观 整体价值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它涉及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的自身体系等诸多方面 ,是当代哲学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人的价值实现等思想在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一、素质教育体现了当代哲学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摘[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12期
2 熊映梧;再谈用发展观研究《资本论》[J];社会科学;1985年07期
3 乔耀章;科学的坚持与科学的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4 肖万源;中国哲学史上的进化发展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1期
5 ;社会发展观及其转变[J];社会学研究;1990年03期
6 陈卫平;内发性发展理论述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7 杨承训;邓小平思想专题研究的理论新著──《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经济社会发展观》评介[J];人文杂志;1994年04期
8 余向军;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J];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9 陈大银,龚凤珍;发展与困难──学习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体会[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10 周穗明;西方社会科学中发展观的新变化[J];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明;;邓小平的新思维与中国的现代化[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钱建宁;;云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初探[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3 杨永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A];新境界·新成果——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贾宝云;;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产力理论的创新[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石英;;树立正确的发展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6 贾文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观[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潘t ;;试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的理论渊源[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永成;陈珍珠;;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军;符力;许光;;医院应确立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发展观[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健;张燕娣;李立凡;;三代领导人发展观比较——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乐琴;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谈北京发展观[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中国电力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沈凤仪;实现报社二次创业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N];中国电力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郄建荣;“天河”:选择可持续发展[N];法制日报;2000年
4 李平;领导干部要坚持辩证思维[N];光明日报;2000年
5 聂彦超;由环境状况想到新的科学观和发展观[N];河北日报;2000年
6 黄礼春 李来茂;安远观光农业兴旅游活流通[N];江西日报;2000年
7 杨林静;观光农业为假日旅游添光彩[N];科学时报;2000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穆光宗;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本报记者 郭昌平 罗飞;甘孜州确立六种观念促发展[N];四川日报;2000年
10 周敢普;城市化作用至关重要[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启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4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7 杨波;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与当代企业文化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甘德建;可持续发展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吕雁琴;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春;论邓小平动态有序的稳定—发展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艳萍;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观[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董强;论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于海量;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纪中强;邓小平“以人为本”发展观浅论[D];河南大学;2002年
8 刘治;试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新模式[D];西北大学;2002年
9 宋飞;基于新金融发展观的利率市场化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李情;论当代中国发展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21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