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事件 压力 即时通讯 孤独感 初中生 互联网技术 人际关系 个体 青少年 应对方式
【摘要】:个体使用互联网对其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互联网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对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北京市两所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考察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服务使用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带来的主观压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即时通讯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客观压力不能够预测孤独感,但是它可以通过即时通讯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孤独感水平。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互联网的使用对个体的发展不全是消极的,即时通讯服务的使用能够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对个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生活事件 压力 即时通讯 孤独感 初中生 互联网技术 人际关系 个体 青少年 应对方式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07006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eJY031)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6097)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的互联网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的调查报告[1],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有25种之多,这么多的服务对使用者有相同的影响吗?为了更好地研究互联网服务对个体的影响,许多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自强;马君雪;耿柳娜;;青少年无望感与生活事件、控制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3 李秀敏,阴国恩;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4 李宏利,雷雳;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5 雷雳,柳铭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6 李宏利,雷雳;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7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8 池丽萍,辛自强;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9 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5年03期
10 邓莎莎,王小运;网络活动与大学生抑郁心理及孤独感的相关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王瑞芳,赵琥;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3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康复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4 卫根泉;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聂衍刚;丁莉;蒋佩;刘毅;;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的特点及测验量表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张秀军;;安徽省某农村地区3~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1期
7 高和平;;中职生网络成瘾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8 陈琴;丁霞;黄雪梅;;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7期
9 刘本荣;;大学生网络依赖和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8期
10 唐超琼;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芳;丁成标;;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小苹;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瑜;温州市寄托儿童人格及其它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明;大学生心理应激事件评定量表编制及相关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倪晓f ;基诺族小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林;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玉梅;蒙汉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贵;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3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4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5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6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7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8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9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10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宏利;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泰克 ,朱晓红;人口问题的新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2 魏成宪;;几个容易被学生错认的力[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4期
3 张文潜;颜纯钧;;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彭兆春;;《红楼梦》艺术真实浅谈[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石河利宽;司勇;;高血压者跑步时应当慎重[J];辽宁体育科技;1980年05期
6 袁庆成;;来函照登[J];辽宁体育科技;1980年Z1期
7 熊异刚;;“站办公室”琐议[J];四川教育;1980年11期
8 汤姆·埃柯;陈骏良;;玻璃纤维竿[J];体育科技;1980年01期
9 朱安义;;煤的联想[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2期
10 ;跳高起跳力量与助跑速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果明;孙新蕾;李光品;卫山;;地震纵横波衰减随压力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宝善;施行党;张程远;;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对循环加载下砂岩的影响[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高育仁;;海南山鹧鸪的换羽[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忷发;;西藏雪鸡和喜马拉雅雪鸡的隔离机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高中兴;;国内外农药进展情况[A];江苏省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姚宝艳;;锦州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建议[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卫新;;中小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A.Kremer;I.Carmichael;S.Kohler;尹建威;;降低能源费用和满足环保要求的高炉设计[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10 陈伟;;DKC12地下自卸汽车工作及转向液压系统设计[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堪忧[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陈述;莫让智者成弱者[N];湖北科技报;2000年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陈福国;白领为何与抑郁有缘[N];解放日报;2000年
4 杨毅(山西永济市人民医院);强化医学模式转变意识[N];健康报;2000年
5 邱慧琳;变更生活节奏缓解疲劳综合症[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曹亚宁;以动画诠释音乐内涵[N];新闻出版报;2000年
7 吕国英;警惕信息主殖民主义![N];中华新闻报;2000年
8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9 胡佩诚;面对生活中的应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北京友谊医院 蒋月荣 戴培红;关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轩;柴油机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其相关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张宏康;超高压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3 肖万生;地球内部成烃新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4 张向武;低熔点合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张纪平;先兆性铁电晶体和可调谐激光晶体中过渡金属离子光谱的压力与温度效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卢兰光;柴油机中压共轨综合系统的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俞鸣;卵巢癌危险因素及其易感基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8 陈伟庆;抗肿瘤药(顺铂)选择性压力下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9 毛青;免疫选择压力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基因变异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毕延;冲击压缩至兆巴压力下铁的电导率及其地球物理意义[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庭达;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封严;聚氨酯系共混膜及其分离性能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3 周建东;化学反应失控紧急泄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文静;快堆水锤程序开发与计算[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5 杨晓新;翡翠贻贝对浮游植物滤食压力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6 向正国;一氧化氮在犬贲门失弛缓症模型食管下括约肌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7 任淑坤;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性的扭曲[D];河北大学;2000年
8 李琳;生活事件对运动员运动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9 杨万嘉;《一个新的分配模式——边际贡献分成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孙博;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24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