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1:01

  本文关键词: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中学生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 目标体系 模型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在我国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开展,随着社会不断对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渴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匮乏,特别是实效性、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较为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与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时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与此同时,国外的学校社会工作却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针对我国的教育实际,借鉴欧美学校社会工作的合理理论和方法,张大均教授及其领导的课题组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提出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即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更全面、更有效的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问题和个别化发展提供帮助,以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时的局限和不足。同时,申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体系研究》项目,获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本研究作为其基础性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研究遵循“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现状调查”这一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分忻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构建初步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理论模型;然后通过专家效度的修订和完善、结构效度检验以及鉴别效度检验,确立最终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模型:最后依据所构建的目标体系模型,编制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现状调查问卷,考察了当前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的现状及特点。综合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所构建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包括学生目标、学校目标、家庭目标和社区目标四个维度:学生目标包括指导适应、促进发展两个子目标,学校目标包括纳入学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校园文化三个子目标,家庭目标包括更正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氛围两个子目标,社区目标包括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社区活动两个子目标。 2.本研究所编制的《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鉴别效度。 3.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状况不够系统和完善,存在重学生目标、学校目标,轻家庭目标、社区目标的现象。 4.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在大、中学校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大学的总目标、学生目标、学校目标及社区目标均优于中学,而家庭目标方面大学、中学都比较差。 5.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在重点、一般学校间差异显著,总目标、及除家庭目标外的维度目标均为一般学校好于重点学校。 6.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在学校来源上差异显著,总目标及各维度目标上均表现为中小城市>镇,学生目标上大城市>城镇。 7.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年限上差异显著,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年限越长,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状况越好。具体而言,在总目标及学生目标上,表现为3年以下、3—5年<5-10年、10年以上;学校目标上表现为3年以下<5-10年:家庭目标上,3年以下、3—5年<10年以上的。
【关键词】:大中学生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 目标体系 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问题提出9-24
  • 1.1 研究意义10-11
  • 1.1.1 理论意义10
  • 1.1.2 实践意义10-11
  • 1.2 相关概念11-15
  • 1.2.1 学校社会工作11-13
  • 1.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3
  • 1.2.3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13-15
  • 1.2.4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15
  • 1.3 研究现状15-21
  • 1.3.1 国外及港台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的现状15-17
  • 1.3.2 我国大陆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的现状17-21
  • 1.4 现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21-22
  • 1.5 本研究的思路22-24
  • 1.5.1 本研究的思路22-24
  • 2 研究一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模型的构建24-35
  • 2.1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一级目标的构建24-28
  • 2.1.1 一级目标构建的依据24-26
  • 2.1.2 一级目标的确定26-28
  • 2.2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二级目标构建研究28-35
  • 2.2.1 研究目的28
  • 2.2.2 研究方法28-29
  • 2.2.3 研究程序29-30
  • 2.2.4 研究结果与分析30-35
  • 3 研究二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模型的验证35-42
  • 3.1 专家效度检验—目标体系模型的修订36-38
  • 3.1.1 研究目的36
  • 3.1.2 研究方法36
  • 3.1.3 研究结果及分析36-38
  • 3.2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模型的验证38-42
  • 3.2.1 研究目的38
  • 3.2.2 研究方法38-39
  • 3.2.3 研究结果与分析39-42
  • 4 研究三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现状研究42-52
  • 4.1 调查目的42
  • 4.2 调查方法42-45
  • 4.2.1 调查对象42-45
  • 4.2.2 调查工具45
  •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45-52
  • 4.3.1 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整体状况分析45-46
  • 4.3.2 所在学段与学校类型、学校来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年限间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检验46
  • 4.3.3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在各主要变量上的差异检验46-52
  • 5 对大中学校制定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的建议52-54
  • 6 总讨论54-56
  • 6.1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模型的构建54
  • 6.2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模型的验证54
  • 6.3 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现状调查54-55
  • 6.4 本研究的新颖之处55
  • 6.5 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及深入之处55-56
  • 7 总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4
  • 附录1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二级目标开放式调查问卷60-61
  • 附录2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结构专家(教师)咨询问卷61-63
  • 附录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现状调查问卷63-64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64-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惠丽;;总让人惊奇的何“教授”[J];海燕;2011年07期

2 立日;白木;;中国农民学英语[J];中国就业;2005年04期

3 ;河南农业科技专家 李靖 教授[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4 ;2012年《意林》邮局征订开始啦[J];意林;2011年20期

5 吉盘华;;试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艾波;;孔子学院——中国一扇窗[J];公关世界;2010年05期

7 吴涛;;麦田里守望者的烦恼——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J];大家;2011年16期

8 覃海慧;;“灰姑娘”杨爽[J];黄金时代;2006年03期

9 ;浙大师生悼念于子三烈士[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乐晋霞;;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其影响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蔚祺;张大均;;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资源系统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春雷;梁福成;;大中学生价值观与抑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郑剑虹;程秋霞;伍红菊;;大中学生幸福感内隐观的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云;王劲;;大中学生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特点比较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曹若湘;;北京市城市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调查[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江琦;张大均;;大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支愧云;陈永进;;大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姜贤政;张红梅;;大中学生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与分析[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胡洁;;非学生的青少年与学生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沈德立;白学军;徐富明;;大中学生阅读元理解监控的眼动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玉霞;加强和改进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安阳日报;2005年

2 余姚记者站 吕芳邋龚宁 张伟;余姚为大中学生送“有酬岗位”400个[N];宁波日报;2008年

3 记者 储召生;优秀贫困大中学生将免费上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董洪亮;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启动[N];人民日报;2004年

5 陈广琳;八成大中学生上课走神[N];深圳商报;2006年

6 记者 尚欣佳;大中学生是青年志愿者主体[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邋沈达;海宁为大中学生暑期打工保驾护航[N];嘉兴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玉宾 通讯员 刘晓;全省大中学生第15届田径运动会开幕[N];山西日报;2004年

9 朱雪军;网友建议对省情认识从学生抓起[N];江西日报;2008年

10 本版编辑 记者  黄文 柯昌万;我爱我 我爱大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恂;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2 蒋长好;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金辉;使用潜伏语义分析理论研究计算机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娟;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海霞;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何蔚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资源系统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良;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海霞;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葛爱荣;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翠莲;缄默知识、传统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济南大学;2008年

8 张骞;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仁会;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培训体系建构与初步验证[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娟;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及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4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4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