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5 08:34

  本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远程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模式 精神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 课程文化 制度文化 结构模式 地位与作用 物质文化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为实践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思路与样式。可以尝试从内容与结构两个层面探讨远程校园文化的建设模式。其中,环境文化、课程文化与活动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为内容模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及其各自的地位与作用体现为结构模式。
【作者单位】: 江苏常州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远程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模式 精神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 课程文化 制度文化 结构模式 地位与作用 物质文化
【基金】: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谐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7EB005)。
【分类号】:G434;G41
【正文快照】: 一、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提出所谓模式,即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标准样式,是人们在思维上对客观事物具有的某些共性的抽象分析和概括,是对处于一定时期事物的内容、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等某些共性特征的研究揭示。就文化模式而言,有学者认为:“文化模式即以一定的价值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诗艳,黄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3 彭钢;;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7期

4 金志远;;课程文化:实质、属性与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李兴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阎平;关于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4 何娟,靳玉乐;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品性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5年19期

5 赵静;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6 范兆雄;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7期

7 郑信军;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8 裴娣娜;基于原创的超越: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现代构建[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9 李金初;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王德如;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洪伟;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辉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转型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梅平乐;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5 李义胜;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伟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廖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宝乐日;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彭斌;文化冲突与调适——论网络文化处境中的校园文化视野[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5 石鸥,张倩;网络教学的潜病理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教学三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6 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1期

7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8 黄甫全;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与类型新探:文化哲学的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佩克·尤勒尔;周仁义;;英美的远程教学和开放学习[J];外语电化教学;1984年01期

2 沈辉;;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1986年10期

3 冯恩洪;;端正教育思想 建设校园文化[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4 黄赞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J];惠州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5 卢卫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J];青年研究;1987年03期

6 戈金;;杨广慧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7 大可;;上海交通大学开展校园文化研讨活动[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8 丛侃;;校园文化的设施及其它[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9 戈;;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的命题[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10 大可摘;;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旭;蔡广华;王沐;王开云;赵怀耘;姚导箭;;VOD系统的分析和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2 王国忠;;远程医学系统的发展及实现[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肖立峰;;浅谈工程图学教学素材资源的建设[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胡英林;;育人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统一[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梅剑平;;卫星直播电视与远程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赵剑波;;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教务档案管理的意义[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7 杨善顺;;小学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管理[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罗宁;;走向数字时代的博物馆管理[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9 王柯敏;;现代远程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2 丁炎国(安徽机电学院);浅谈校园文化建设[N];安徽日报;2000年

3 杜 冰;电子商务渐入佳境 [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师范学校 王新禄;创新教育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傲姿时代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杨海;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宗和/文 张学军/摄;教育网站:我要挣钱![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高欣;21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四川省泸县六中 郑建新;校园文化果实飘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刘继安;国外网络教育概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教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芳;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张海龙;皮肤性病远程医学的理论探讨与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庞文尧;基于C/S模式的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5 Donart Ngarambe;LoColms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本地PSTN提升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创新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6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7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章维;基于多Agent的数据广播信息平台研究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9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网络题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官福山;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教学/学习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赵光洁;校园文化建设导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李钟陵;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尚澜;基于Web的多媒体网页课件协同设计与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新伟;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8 刘念伯;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彭德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计算机远程备课和授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廖光忠;多层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23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3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