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及锻炼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7:06
本文关键词:江西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及锻炼干预研究
【摘要】: 农村留守子女系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被继续留在家乡,需要其它亲人代为照顾的未成年人群体。本研究在江西省赣州、上饶和南昌三个地区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及高一年级、高二年级5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共1715名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农村留守子女共935名。通过调查发现,在本次调查的935名农村留守子女中,心理健康正常者占33.4%,心理健康轻度异常者占59.7%,心理健康中度异常者占6.9%。在对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时发现: 1.本次调查中,农村留守子女监护类型以“隔代抚养”为主;父母外出打工时间以1年以内和2年以上者居多;且监护类型与打工时间对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性影响; 2.本次调查中,外出务工父母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者占28.1%,偶尔沟通者占56.5%,从不沟通者占15.4%;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情况对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3.本次调查中,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留守子女仅占农村留守子女总人数的9.5%,且农村非留守子女的情况与之类似;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4.不同年级的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情况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亲情沟通和体育锻炼是影响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将结合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现状,以学习压力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因子为考察因素选取被试,同等设置对照组,采用体育锻炼干预对被试进行每周2次,为期8周的锻炼干预研究,利用前后测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影响。本次研究所有的数据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其分析结果如下: 5.干预前后,农村留守子女在敌对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偏执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因子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6.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正常组在适应不良因子,敌对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和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偏执因子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健康异常组则在敌对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7.干预前后,男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好于女生,初三年级被试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优于初二年级,且体育锻炼对父母外出1年以内和2年以上的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8.干预前后,体育锻炼对偶尔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被试在情绪不平衡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因子和健康总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在敌对因子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存在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 9.干预前后,偶尔参与体育锻炼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优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被试; 1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子女在情绪不平衡因子、强迫症状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和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1.锻炼干预对农村留守子女生活满意感因子和社会支持因子并无显著性影响; 综合以上结果可知:体育锻炼干预对男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的改善效果优于低年级学生,且对于亲情沟通失衡的农村留守子女而言,体育锻炼能缓解因为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改善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江西省 农村留守子女 心理健康 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8
- 目录8-10
- 1. 引言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目的12-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2.1.1 农村范围的界定13
- 2.1.2 留守子女概念的界定13
- 2.1.3 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13-14
- 2.1.3.1 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定义的见解14
- 2.1.3.2 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定义的见解14
- 2.1.4 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14-15
- 2.1.4.1 国外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4-15
- 2.1.4.2 国内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5
- 2.2 我国农村留守子女的研究现状15-19
- 2.2.1 农村留守子女的概念15
- 2.2.2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研究述评15-19
- 2.2.2.1 农村留守子女成长问题研究16
- 2.2.2.2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6-17
- 2.2.2.3 农村留守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研究17-18
- 2.2.2.4 农村留守子女安全问题研究18
- 2.2.2.5 以往研究中的对策与建议18-19
- 2.2.3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19
- 2.2.4 本次研究的创新点19
- 2.3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支持19-21
- 3. 调查研究21-34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2
- 3.1.1 研究对象21
- 3.1.2 研究方法21-22
- 3.1.3 研究工具22
- 3.2 研究结果22-30
- 3.2.1 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分布情况22-23
- 3.2.2 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23-26
- 3.2.2.1 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现状分析23-25
- 3.2.2.2 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比较25-26
- 3.2.3 江西省农村留守子女与农村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比较26-29
- 3.2.3.1 农村留守子女与农村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差异比较26-27
- 3.2.3.2 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子女与农村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差异比较27
- 3.2.3.3 不同性别农村留守子女与农村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差异比较27-28
- 3.2.3.4 不同年级农村留守子女与农村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差异比较28-29
- 3.2.4 生活满意感、社会支持因子与各心理健康因子的相关分析29
- 3.2.5 生活满意感、社会支持因子与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29-30
- 3.3 讨论与分析30-32
- 3.3.1 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30-32
- 3.3.2 体育锻炼对改善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的可行性32
- 3.4 结论与建议32-34
- 3.4.1 结论32-33
- 3.4.2 建议33-34
- 4. 留守子女心理健康评价模型的建立34-37
- 5. 实验研究37-47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37-39
- 5.1.1 研究对象37-38
- 5.1.2 研究工具38
- 5.1.3 研究过程和方法38-39
- 5.1.3.1 干预方法38
- 5.1.3.2 实验条件的控制38-39
- 5.2 研究结果39-43
- 5.2.1 锻炼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的差异比较39-41
- 5.2.1.1 干预前后农村留守子女与非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差异比较39
- 5.2.1.2 干预前后各分组变量心理健康差异比较39-41
- 5.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41-42
- 5.2.3 实验前后生活满意感与社会支持因子的差异性比较42-43
- 5.2.3.1 干预前后生活满意感与社会支持因子的差异比较42-43
- 5.2.3.2 对照组与实验组生活满意感与社会支持因子的差异比较43
- 5.3 讨论与分析43-45
- 5.4 结论与建议45-47
- 5.4.1 结论45-46
- 5.4.2 建议46-47
- 6. 总的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5
- 附录55-61
- 致谢61-6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浩然;孟群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关海涛;薛兴华;;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天中学刊;2011年05期
3 孔伯双;李江华;丁伟祥;谢东北;;江西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及体育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占正云;城镇空巢家庭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及体育锻炼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4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5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