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试论学校制度文化

发布时间:2017-08-14 18:07

  本文关键词:试论学校制度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制度文化 以人为本 学校文化 和谐


【摘要】: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鉴于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内涵理解的偏失,民主要素的缺失及交互机制的缺乏,我们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应以人为本,"管""调"结合,注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从而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整体实效,使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朝着民主、和谐的正确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学校制度文化 以人为本 学校文化 和谐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共同构筑了学校文化的三维整体结构。有人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就是有关学校教育的各类管理制度、各类法规如《教师法》、《学校管理细则》、《教师评价制度》等。显然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与学校制度文化的本质内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姬中奎;;打造学校制度文化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2 张善厂;;在学校制度的宏观运行中建设学校制度文化[J];教学与管理;2010年16期

3 卓燕华;对以人为本新型教育模式的理论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谭厚国;;现代教育评价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晏清才;夏星频;;论当代校园文化的人本管理[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05期

6 刘任丰;杜时忠;;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06年08期

7 罗玉华;尕峰盘山;胡昌恩;;“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姝;韦增欣;;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J];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9 郭成;于锡金;郭熹崴;;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解修亮;;学校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明钧;;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管理[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庆珂;邹欣庆;;自由视角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车明全;罗兴江;;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弘扬职业精神 构筑教育诚信——县域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万利平;;以人为本,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小平;;大成教育战略与中国未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枚华;;用“三化”教育理念创办品牌学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云霞 黄标;市教师奖励基金会获殊荣[N];岳阳晚报;2010年

2 雷献威 作者系崇阳第一中学校长;以人为本教育与教育中的以人为本[N];咸宁日报;2005年

3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临泽县教育体育局 刘三虎;坚持以人为本 办人民满意教育[N];张掖日报;2008年

5 犍为县教育局 廖玉明;以人为本 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乐山日报;2009年

6 李伦娥;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记者 马效军;今年我省教育发展突出以人为本[N];甘肃日报;2007年

8 王和平;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复培;以人为本均衡发展 争创省会一流教育[N];福州日报;2009年

10 龙先球 王秀达;“二抓一举”出亮点[N];北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素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磊;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晓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文化的折射与剖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云水;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周四平;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戴晓琳;关于吉林省建设教育省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3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73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