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培养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的宽容精神

发布时间:2017-09-05 07:39

  本文关键词:培养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的宽容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观多元 道德教育 宽容精神


【摘要】:在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由于存在着众多不可公度的文化体系和道德价值观体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生活方式、生活理想,也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宽容成为人们和谐共存的需要。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宽容精神,但也应明确宽容的限度。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价值观多元 道德教育 宽容精神
【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基地重大项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的重建研究”(项目批准号:02JAZJD8800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人类早已意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想以及赖以支撑这些生活方式与理想的各种文化体系或道德价值观体系。但是,在传统社会中,相互竟争的各种文化体系或道德价值观体系之间,常常出现一种文化体系或道德价值观体系借助世俗权力,企图压倒其他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海怒;;宽容:在人性比较中透析[J];哲学动态;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黄忠晶;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改进措施[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5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8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龙良;亚丽;;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与完善[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2 王贺;;论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3 郭颖;;从知识人到幸福人——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检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3期

4 刘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灵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周静;;家庭德育中的“榜样”效用及存在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夫伟;;道德教育: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的二重变奏[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徐冬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8 王欣;;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历史演进及其关系辨析[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9 梁红;;《三字经》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师;2011年24期

10 郭长征;;浅议优化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齐学红;;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视野[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韩伟;常家树;;校园德育人性化教育的和谐需求[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3 周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李淑贞;浅说道德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王丽英;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柳艳芳 通讯员 赵士辉;如何造就心灵美好的未来一代[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宋晓梦;道德教育在探讨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报;2004年

9 河南省鹤壁市教委主任 隋步景;道德教育别忘了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蒋增科;强化道德教育 推进均衡发展 为建设美好未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N];咸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欣,

本文编号:796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96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