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9:18
本文关键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
【摘要】: 社交退缩是指儿童在陌生或熟悉情境下持续表现出来的任何形式的孤单行为,包括退缩行为、害羞行为以及社交抑制行为等等,而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儿童的重要人际关系与社交退缩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小学生社交退缩有利于丰富社交退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为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指导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旨在考察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964名小学生的测量,考察了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小学生社交退缩各维度的平均分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男女生的活跃退缩都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上升,男生的安静退缩随年级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女生的安静退缩水平随年级的增加逐渐下降。 (2)小学生的社交退缩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具体的活跃退缩维度上,男生活跃退缩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安静退缩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安静退缩水平稍高于男生。 (3)小学生社交退缩水平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非重点小学显著高于重点小学。 (4)小学生的社交退缩水平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城镇高于县城,县城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高于大城市,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交退缩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5)小学生的社交退缩水平在父亲学历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母亲学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安静退缩和社交退缩总分上,随着母亲学历的升高,小学生的社交退缩越少。 (6)父依恋与母依恋与社交退缩各个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信赖母与社交退缩及其活跃退缩有显著负相关,亲近母和母依恋与社交退缩行为及其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具有显著负相关。信赖父与活跃退缩有显著负相关,亲近父和父依恋与社交退缩及其安静退缩有显著的负相关。 (7)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社交退缩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偏爱被试与活跃退缩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与社交退缩总分及其安静退缩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8)同伴关系中,除了冲突与背叛与社交退缩呈显著的正相关外,其他维度均与社交退缩有显著的负相关。 (9)母亲偏爱、冲突解决策略以及帮助指导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安静退缩。友谊质量能显著的负向预测活跃退缩,而母亲的严厉惩罚和友谊质量中的冲突与背叛能正向地预测活跃退缩。
【关键词】:社交退缩 亲子依恋 教养方式 友谊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问题提出9-19
- 1.1 研究意义9-10
- 1.2 已有研究回顾10-17
- 1.2.1 社交退缩的研究回顾10-13
- 1.2.2 关于亲子关系与社交退缩关系的研究13-16
- 1.2.3 关于同伴关系与社交退缩关系的研究16-17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17-19
- 1.3.1 研究方法需要丰富17
- 1.3.2 研究对象需要扩展17
- 1.3.3 研究内容需要延伸17-19
- 2 研究设计19-20
- 2.1.1 研究对象19
- 2.1.2 研究方法19
- 2.1.3 研究假设19
- 2.1.4 研究思路19-20
- 3 研究一 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发展特点研究20-25
- 3.1 研究目的20
- 3.2 研究对象20
- 3.3 研究工具20-21
- 3.4 结果与分析21-25
- 3.4.1 小学生在社交退缩上各维度的平均数21
- 3.4.2 小学生社交退缩的性别差异21-22
- 3.4.3 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年级差异22-23
- 3.4.4 小学生的社交退缩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23
- 3.4.5 小学生社交退缩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23
- 3.4.6 小学生社交退缩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23-24
- 3.4.7 小学生社交退缩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24-25
- 4 研究二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25-33
- 4.1 研究目的25
- 4.2 研究对象25
- 4.3 研究工具25-26
- 4.3.1 依恋量表25-26
- 4.3.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26
- 4.3.3 友谊质量量表26
- 4.4 结果与分析26-33
- 4.4.1 亲子关系与社交退缩的相关研究26-30
- 4.4.2 同伴关系与小学生社交退缩的相关研究30-31
- 4.4.3 小学生社交退缩行为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相关关系31-33
- 5 总讨论33-41
- 5.1 测量工具33
- 5.2 小学生社交退缩发展特点研究33-35
- 5.2.1 小学生社交退缩的性别差异33-34
- 5.2.2 小学生的学校类型差异34
- 5.2.3 小学生社交退缩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34-35
- 5.2.4 小学生社交退缩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35
- 5.3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关系分析35-39
- 5.3.1 亲子关系与小学生社交退缩的相关研究35-37
- 5.3.2 同伴关系与社交退缩行为的关系37-38
- 5.3.3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社交退缩的相关关系38-39
- 5.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9-40
- 5.5 研究不足及展望40-41
- 6 总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46-58
- 后记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仝忠莉;;5岁~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丹如;4-5岁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其自我知觉及亲子依恋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陈辰;儿童的社交退缩、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锋;不同人际熟悉度下4-6岁幼儿的社交退缩行为与自我知觉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碧玉;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佳;中学生的自卑心理对其社会退缩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孔箴;关系质量问卷与行为系统问卷自评版的修订及在儿童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6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2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