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7-09-11 20:19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文化 转型


【摘要】:经历了七年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课堂教学文化的彻底转型,因为课堂教学文化对课程的变革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场课堂教学文化的变革。本文着重分析描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文化,并与旧的课堂教学文化形成对比,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文化 转型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七年来,众多课程专家、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对新课程不断反思,使新课程在实施中逐步调整、不断巩固,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果。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人们渐渐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观念、模式、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本身的变革,它首先是而且主要是课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婷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02期

2 卜延中;在新课改中演活教师的角色[J];师道;2003年09期

3 宋戈;;关爱生命 关照心灵 关注成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3年Z1期

4 邬秀娟 ,禹红;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辽宁教育;2004年Z2期

5 张景凯,王德全;浅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J];鸡西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宁,张贤蓉;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7 孙铁石;教育行政部门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J];吉林教育;2005年06期

8 周新宏;;让教育科研成为课程改革的助推器[J];学习月刊;2006年04期

9 曾瑜;王德清;;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契机[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10 袁宇;黄绪富;;教育价值观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异化及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素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举行2004年学术交流大会[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记者 宋馨;省政府督导组莅临我市检查规范办学行为和新课程改革工作[N];周口日报;2009年

3 本刊记者 冯平;新课程改革带来新变化[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教师 王启智;浅谈“把课堂还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N];陇南日报;2008年

5 常玉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素质[N];吉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滢;如何让教师更幸福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袁诚 袁玉花;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让我们敲响新课程改革的钟声[N];黄石日报;2006年

9 屈兑梅;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N];陇南日报;2010年

10 俞中续(作者系古浪县干城学区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6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海堂;新课程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令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红梅;新课程下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2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32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