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本文关键词: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变革 教师参与 职业倦怠 教育改革 发展性评价 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 自我效能感 教学水平 不确定性
【摘要】:在教育变革中,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了新的特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抵制与消极心理、教学水平下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变革的不确定性、学校的绩效主义、社会的高期望以及教师的角色冲突等因素,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根源。我们所要采取的对策是:教师参与教育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坦然面对职业倦怠。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教师参与 职业倦怠 教育改革 发展性评价 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 自我效能感 教学水平 不确定性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职业倦怠一直是人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教育变革是把双刃剑,它既有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面。在教育变革的今天,教师职业倦怠有什么新特点,在来源上有什么不同,在表现方面有什么新变化,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新对策,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探讨。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卫勇,石春红;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杨金国,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施小菊;运用反思性教学提高体育实习教师专业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郑旗;“关键事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9 吴琪;防治教师职业倦怠之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10 冯伟;试析在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卓欣莲;;“微格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讲授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赵珍玉;;试论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为东;;浅谈新教改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莉;;网络对教师和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研究[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5 何金侠;;主题式校本教研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的应用与实践[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左林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教师同伴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艺文;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蓉;重庆市中师毕业生心理异常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民祥;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绽蕊;京津沪教育实力在世界的位置——几个教育指标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李小妹!710003西安市,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余生;;试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3期
2 陈桂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基本思想(下)——兼论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方法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04期
3 郭连方;教育技术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4 雅;教育变革的五种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5 官品清 ,刘大任;奇数(偶数)求和冠军赛——五年级数学课外活动材料[J];四川教育;1985年01期
6 陈建华;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智能[J];煤炭高等教育;1986年01期
7 满辅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沿海高教的对策[J];高教探索;1986年04期
8 孙绵涛;;日本教师管理中的行为科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6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这里是一片正待开垦的处女地——写在“电大教育论文”征文之后[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6年06期
10 宋楚主 ,章文元;激励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198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莲;;创新教育观念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多巴教委素质教育一瞥[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米忠诚;;中学共青团工作德育功效的理性思考[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肖斌衡;;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院校必须进行改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黄先蓉;;数字时代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变革的思考[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5 陆琦;纪丽霜;常永吉;王义江;;面对加入WTO后对成人教育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杨建滨;;后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王世华;张新蕾;;97例高中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及启示——兼谈北京八中心理健康教育经验[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俞小斌;;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李梦唐;回顾百年史[N];福建日报;2000年
3 邬大光;WTO与中国教育市场[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相轮(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科学革命与教育创新模式[N];科技日报;2000年
5 刘莹 王一干;铸就培养二十一世纪英才的摇篮[N];市场报;2000年
6 胡果·布里克(Hugo Brik) 译者 孔彦;紧握时代的手向前走[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记者 刘刚 余敬中;从科举试题看教育变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于伟佳;案例教学引入农行课堂[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9 潘懋元;探索21世纪的新学堂[N];福建日报;2001年
10 张亚莉;北京十五中学“科研兴校”效果好[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8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庞振超;关于我国民办教育当前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李国书;论我国公立中小学学校决策中的教师参与[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庆;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刘桃;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梁清;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巧云;澳门私立中学教师延续培训的问题与改革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庆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建川;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83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8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