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地方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差异性 培养的 不同类型 学分
【摘要】:地方普通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与重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定位是有区别的,因而各自培养的人才在整个人才频谱中的位置是不同的。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趋势,地方普通院校应寻求错位发展,着眼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普通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差异性 培养的 不同类型 学分
【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地方一般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070335)
【分类号】:G40-057;G65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数目增长迅速,培养出了大批专业人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各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着规格趋同、特色不明等问题。特别是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邓杰,冯锐;强化实践,丰厚素养,鼓励创新——努力探索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丽英,赵玉;面向职业教育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胡华;聂映中;李丽梅;谢卫军;;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万力勇,刘清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2期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8期
5 穆桂斌;王坤;;国内教育技术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利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中学专任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倪玉兴;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新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明选;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6期
2 沙景荣,王林,黄荣怀;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研究的导向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嘉若;;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专业设置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3期
2 ;为着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吸引力[J];教学与研究;1983年05期
3 史久武;职工大学招生生源的分析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1984年02期
4 陆云章;无机化学课加强结构部分教学的探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0期
5 沈祖炳;实行选课制的几点体会[J];长江论坛;1985年05期
6 何惠民;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应突出师范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戚仁;他们在师范院校门前徘徊[J];社会;1986年06期
8 孟繁华;;远距离教育与课程设置[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6年04期
9 申自强;针对成人心理特征进行课堂教学的体会[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郭光伦;;关于进修院校特点的探索[J];师范教育;198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国勇;;谈谈学报的稿源问题[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2 谢国平;孟庆茂;;普通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尤来菊;;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思考——从江苏高校竞技体育格局谈起[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刘艳霞;;如何提高实训在应用型大学教育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亢振洲;对大学高收费说声不[N];团结报;2000年
2 ;《市场调查与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0年
3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孟辉;年奖特聘教授10万元[N];人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 刘继安;人大代表呼吁:别给民办教育设置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刘宏;择业的新挑战[N];江西日报;2002年
7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8 ;在京部分高校宣传部长畅谈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N];科技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议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10 周骏宇;怎样让老板消除门户之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庞炜;[D];安徽大学;2004年
4 樊昌秀;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芳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人格、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天状;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养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莉;中国高校营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艳;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1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8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