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6 15:10

  本文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布鲁纳 “发现学习”论 教育改革


【摘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主动探索事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布鲁纳 “发现学习”论 教育改革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布鲁纳(J.S.B runer)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 iaget.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 ewey.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俞宁;;从文化剥离到文化敏感——从个案工作看精神健康服务中的文化意识转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7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孙霓;;阅读教学,从心开始——浅谈根据学生认知心理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景斌;姚未然;;高中数学与其他理科整合课程研究初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新全;;司/乘摩托车或非机动车人员尸体法医学检验——附30例尸体检验[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7 张秀芳;;从角色的视角思考教师的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8 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晓锋;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教学资源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建梅;高中数学课堂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峰;;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方丽华;;试析布鲁纳课程改革思想——浅读《教育过程》[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3 本刊编辑部;;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J];英语新世纪;2011年01期

4 金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和发现法[J];天津教育;1986年12期

5 周浪;魏松;;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岚;;教学原则体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布鲁纳教学原则体系的评价研究[J];科学教育;2003年06期

8 安德华;肖艳梅;;旨在培养科学家的教学理论——重读布鲁纳《教育过程》[J];职业圈;2007年07期

9 汪胜亮;杨丽萍;;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观及其启示[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10 金鑫;罗一鸣;;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3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83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