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国际课程研究范式的多维转换

发布时间:2017-10-09 04:37

  本文关键词:国际课程研究范式的多维转换


  更多相关文章: 国外 课程研究范式 转换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课程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转换;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由"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因"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渐次涵盖了"科学研究";课程研究的文化语境由"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课程研究的场域由封闭的"象牙塔"走向开放的"田野";课程研究的主体已由旁观的"族外人"转变为直接参与的"族内人"。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国外 课程研究范式 转换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ZZ0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28)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出自库恩(Kuhn,T.)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它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1]范式不仅能够把一些“志同道合”者吸引到一起,还能够指导这些“志同道合”者共同进行“解难”活动。所以,范式对共同体成员既具有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忠敬;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及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2 魏建培,李月华;人类学与课程研究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赵晋全,黄忠敬;论课程的“科学研究”与“文化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2 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朱竞梅;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鲍同梅;从课程实施的视角看教师课程自主权[J];北京教育;2003年Z2期

7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9 顾朝林,陈璐;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10 秦宗文;;“疑罪”应当“从无”吗?——法治与情理视角下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堪宇;生本课程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琼;新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晓玉;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性特征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4 杨(炎炎);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D];重庆大学;2001年

5 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郑和;个性课程:本体论追问[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华;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灵芝;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祝莉萍;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及其后现代视界[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盛群力;从两种研究范式谈教育实验[J];教育研究;1995年09期

2 张华;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理论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01期

3 张华;美国当代批判课程理论初探(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8年02期

4 张华;美国当代批判课程理论初探(下)[J];全球教育展望;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秋;;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王宝琪;;国外的孩子假期在忙啥?[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1年Z2期

4 龚伊涵;;国外小伙伴假期都去哪儿[J];小读者;2011年08期

5 高志;;国内高校网络课程缘何不给力?[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6 ;国外助学贷款简介[J];求知;2005年02期

7 王欣秀;孟兆山;;我想到月亮上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3期

8 ;教育开放合作:加速教育资源“请进来”“走出去”[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9 潘彩霞;徐有平;;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应用探索[J];软件导刊;2011年07期

10 瞿晓韵;马前锋;;国外青少年性教育情况与进展[J];大众心理学;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洪浩;王重鸣;;国外失败学习研究前沿与展望[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雄辉;瞄准国外合作办学[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廖子渊;国外援助项目助推融水教育[N];柳州日报;2010年

3 ;国外孩子假期哪里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木子;也谈素质教育[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柳森;谁为这个时代写“小书”[N];解放日报;2011年

6 那囊日报记者 张胜波 曹斯 雷雨;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将是突破口[N];南方日报;2010年

7 高析 严加荣;国外发展创新教育的实践和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老虎头小学 谭杏芝;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N];黄石日报;2010年

9 王旭东;我们需要一把充满智慧的“戒尺”[N];工人日报;2008年

10 杨莉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外对教师适应课改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锋;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制订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涛涛;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8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8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