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5:47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 职业倦怠


【摘要】: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已经延伸到教学领域。 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经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它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教书育人本身就是一项压力较大的工作,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面对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教学任务,家长的过分要求,社会的过高期望,学校的刚性管理等,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研究除了大量参考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外,还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手段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调查,归纳出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周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的不同表现。论文着重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即抓住主要压力源,缓解可变压力源,从教师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同时着手,共同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有效参与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 职业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引论7-15
  • (一) 问题的提出7-11
  • (二) 概念的界定11-12
  • (三)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12-13
  • (四) 研究的意义13-14
  • (五)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4-15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倦怠的基本表现15-18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15
  • (二) 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职业倦怠表现15-18
  •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18-24
  • (一) 教师职业特性18-19
  • (二) 教师自身的因素19-21
  • (三) 社会方面21-22
  • (四) 学校方面22-24
  • 四、教师职业倦怠对实施新课程的影响24-29
  • (一) 对学生的影响24
  • (二) 对学校的影响24-25
  • (三) 对社会的影响25-26
  • (四) 对教师自身的影响26-29
  • 五、关于缓解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分析29-35
  • (一) 改善主要压力源30-33
  • (二) 缓解可变压力源33-34
  • (三) 教师个人的自我调控34-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38-41
  • 后记4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生民;;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管理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贵诗;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葛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海军;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梁宇丹;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茜;河北省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代森;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8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8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