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6 14:49

  本文关键词: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09年

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

蒋莹莹  

【摘要】: 感官是联结人与外界事物的媒介,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载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官一直以来得到了教育界仁人学者的关注。在当今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如何更加科学地认识感官,以及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感官,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值得我们审视和认真探讨的。 感官,又称感觉器官,指人体负责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器官。按其形态和刺激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味觉器官、嗅觉器官、触觉器官以及平衡觉、压觉、运动觉器官等,这些感官接收外界的各种资讯后,需经大脑做适当的组织整理,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信息加工,从而产生感觉,使人与环境顺利接触。在对感官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教学中感官的特性、类型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教学中运用感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须路径,教学中运用的感官类型主要有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另外还辅之以味觉、嗅觉等器官,其在教学这一特殊环境中又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及深刻性等特性,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其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学中运用感官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有助于培养感官自身的发展。 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因素,对教学中感官的运用产生影响甚至制约作用,主要涉及感官自身因素、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在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中感官运用的一系列策略,即: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各种感官充分运用、转化感官运用的方式以及借助其它载体延伸感官。总之,欲使教学中感官运用趋于合理,必须从“思”和“行”两方面下工夫方能实现,要注意坚持发展眼光,遵循多元现实,注意弹性策略,谨守适切要求,体现差异思想。 教学中感官的运用虽属“细微之处”,但却至关重要。对其研究应予以倡导并亟需进行进一步深入、全面、细致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教学中感官的运用能够日趋合理、科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引言9-21
  • (一) 研究缘由9-11
  • 1.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教学中感官运用合理性加以批判性继承9-10
  • 2.学生个体多元化对教学中感官运用合理性的呼唤10
  • 3.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要求对教学中感官运用重新审视10-11
  • 4.现有关于教学中感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缺失11
  • (二) 研究意义11-13
  • 1.有助于丰富现代教学理论11-12
  • 2.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教学中感官的深层理解,促进感官运用合理化12
  • 3.有助于唤起教育实践工作者合理定位教学中的感官,提高教学效果12
  • 4.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2-13
  • (三) 研究综述13-20
  • 1.研究现状13-19
  • 2.已有研究采用的方法19
  • 3.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19-20
  •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1.研究思路20
  • 2.研究方法20-21
  • 一、识读教学中的感官21-32
  • (一) 感官的识读21-24
  • 1.感官是提升人类智能的基础22
  • 2.感官存在客观的差异性22-23
  • 3.感官具有超越自身的扩展性23-24
  • 4.感官蕴含"与时俱进"的可塑性24
  • (二) 教学中感官的主要类型24-27
  • 1.视觉器官25
  • 2.听觉器官25-26
  • 3.触觉器官26
  • 4.运动觉器官26-27
  • (三) 教学中感官运用的特性27-29
  • 1.直观性27-28
  • 2.形象性28
  • 3.趣味性28-29
  • 4.深刻性29
  • (四) 教学中感官运用的价值29-32
  • 1.优化教学效果29-30
  • 2.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0
  • 3.培养感官自身发展30-32
  • 二、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影响因素32-41
  • (一) 感官自身因素32-35
  • 1.复杂的主体特征32-33
  • 2.内隐的作用方式33-34
  • 3.持续的发展状态34-35
  • (二) 人的因素35-37
  • 1.对教学中感官的认识35-36
  • 2.对教学中感官的操作36-37
  • (三) 环境因素37-41
  • 1.物理环境37-39
  • 2.心理环境39-41
  • 三、教学中感官运用的策略41-62
  • (一) 多种感官同时并用41-48
  • 1.内涵解析42
  • 2.实施要求42-44
  • 3.注意事项44
  • 4.案例呈现44-48
  • (二) 各种感官充分运用48-52
  • 1.内涵解析48-49
  • 2.实施要求49-50
  • 3.注意事项50
  • 4.案例呈现50-52
  • (三) 转化运用感官的方式52-59
  • 1.内涵解析53
  • 2.实施要求53-54
  • 3.注意事项54-55
  • 4.案例呈现55-59
  • (四) 借助其它载体延伸感官59-62
  • 1.内涵解析59-60
  • 2.实施要求60
  • 3.注意事项60-62
  • 四、结语62-66
  • (一) 坚持发展眼光62-63
  • (二) 遵循多元现实63
  • (三) 注意弹性策略63-64
  • (四) 谨守适切要求64-65
  • (五) 体现差异思想65-66
  • 参考文献66-70
  • (一) 书籍类66-67
  • (二) 论文类67-69
  • (三) 网络类69-70
  • 后记7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振羽;;人民教育出版社给我回信了![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8年10期

    2 ;书虫菜园[J];人生十六七;2003年08期

    3 ;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J];甘肃教育;2011年14期

    4 ;新书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5 ;胸怀教育理想 肩负社会责任 推广人教教材 化育巴渝学子——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携手同行六十载[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6 巫燕玲;;教材背后的“秘密”[J];新经济;2004年02期

    7 ;新书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8 魏亦然;;美食世界[J];金色少年;2005年10期

    9 梁衡;;教材的力量[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10 李蘅;邵莉;;外语图书的出版应多样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冬加勇;;How to improve vocabulary teaching[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主要参考文献[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主要著作[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5 ;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要教材目录[A];第六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Contras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游滨;;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8 傅伟中;;赣教版未成年人教育图书是如何形成书系的——江西教育出版社未成年人教育书系出版的样本分析[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9 袁媛;;我国早期的近代生理学教育[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蓓菲;;国内四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之比较[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王东 焦扬(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王卉(浙江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 王东 整理 杨万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教希望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海珈(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鞠维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高宏亮;[N];太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孟苗;[N];山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立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6 商报记者 王东;[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晓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邵言;[N];人民日报;2003年

    9 蓝有林;[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翠侠;[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绪义;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郑群;《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王国英;权力·话语·政治文化[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20年来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5 王贵生;还原闻一多:人格塑模与文化自觉[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骋;宣传学视野中的左翼文学[D];浙江大学;2005年

    7 马士远;周秦《尚书》流变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9 熊永祥;贾谊文化品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莹莹;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郭琳;试论我国教育出版社的现状、困境及应变的策略[D];河南大学;2003年

    3 刘芳;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的回译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4 王瑞颖;论教育与人生境界[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赟;汉语中文化词汇的英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王妍;[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王冬冬;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春云;论熊佛西的戏剧教育思想[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禹永青;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48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