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理论在运动员大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2:3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学生的英语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运动员作为一个经常去英语国家训练和比赛的群体,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阐述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理论,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运动员大专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去。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输入理论和情感过滤理论,以及国内外对于输入理论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中还包括了专家对于输入理论应用于阅读中的一些看法。笔者分析了运动员大专生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其中包括他们的优势以及面对的种种困难。之后为了从实践上证明输入理论对运动员大专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提升作用,笔者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前笔者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自身英语阅读能力及现有英语课堂情况的一些看法;再有针对性的根据输入理论改变实验班的教学方法,对照班则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两套难度相当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的阅读部分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教学方法的实验班英的语阅读成绩高于对照班。最后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对运动员大专生英语阅读教...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理论
2.1.1 输入假说
2.1.2 情感过滤假说
2.1.3 输入理论的不足之处
2.2 国外对于输入理论的研究
2.3 国内对于输入理论的研究
3. 运动员大专生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3.1 运动员大专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3.1.1 英语阅读水平过低
3.1.2 阅读教学方法陈旧
3.1.3 教材适用性差
3.2 运动员大专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优势
3.2.1 运动员大专生的性格优势
3.2.2 运动员大专生的情商优势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过程
4.3.1 设计问卷
4.3.2 教学实验
4.4 数据分析
4.4.1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4.4.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4.5 比较分析后的启示和反思
4.5.1 进行适当的可理解性输入
4.5.2 创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
4.5.3 丰富课内外阅读教材
4.5.4 推广多媒体微课教学
5. 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证性研究——运用输入假设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实验性研究[J]. 申玉霞.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2]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 宋志强,郭彩凤.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3]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教育的改革[J]. 梁燕. 南方论刊. 2008(07)
[4]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新课改的启示[J]. 刘慧琴.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5]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郑建新,梁文青.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03)
[6]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 高翔.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6)
[7]论语言输入的分类[J]. 张焕香.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4(01)
[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中西教学模式比较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王奇民. 外语教学. 2003(03)
[9]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 戴炜栋,王栋.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06)
[10]外语教学中的输入问题[J]. 何家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10351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理论
2.1.1 输入假说
2.1.2 情感过滤假说
2.1.3 输入理论的不足之处
2.2 国外对于输入理论的研究
2.3 国内对于输入理论的研究
3. 运动员大专生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3.1 运动员大专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3.1.1 英语阅读水平过低
3.1.2 阅读教学方法陈旧
3.1.3 教材适用性差
3.2 运动员大专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优势
3.2.1 运动员大专生的性格优势
3.2.2 运动员大专生的情商优势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过程
4.3.1 设计问卷
4.3.2 教学实验
4.4 数据分析
4.4.1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4.4.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4.5 比较分析后的启示和反思
4.5.1 进行适当的可理解性输入
4.5.2 创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
4.5.3 丰富课内外阅读教材
4.5.4 推广多媒体微课教学
5. 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证性研究——运用输入假设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实验性研究[J]. 申玉霞.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2]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 宋志强,郭彩凤.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3]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教育的改革[J]. 梁燕. 南方论刊. 2008(07)
[4]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新课改的启示[J]. 刘慧琴.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5]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郑建新,梁文青.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03)
[6]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 高翔.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6)
[7]论语言输入的分类[J]. 张焕香.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4(01)
[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中西教学模式比较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王奇民. 外语教学. 2003(03)
[9]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 戴炜栋,王栋.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06)
[10]外语教学中的输入问题[J]. 何家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103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0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