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新概念英语》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22:54
  助读系统又称为“助学系统”,是对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加以诠释、说明的一类辅助性材料。助读系统具有“便教利学”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使“教”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具说服力;同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方便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及运用相关知识。就第二语言教学而言,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助读系统,其编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优化助读系统”这个问题也就值得去探讨和研究。在这里笔者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6册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社出版的《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第1-4册这两套典型的教科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组成助读系统的编辑说明、导语、注释、插图、资料附录这五大板块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呈现五个板块在编写内容、形式和作用三方面的异同。本文试图通过详实、细致的比较研究,总结两套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整合两套教材助读系统的优点,提出对对外汉语教材助读系统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的思考和建议,试图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且适应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方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了第二语言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理论依...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语言教材助读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第二语言教材助读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 关联理论
        二、 建构主义理论
        三、 先行组织者策略
        四、 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 认知心理学理论
        六、 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材助读系统构建的实践意义
        一、 助读系统对于学习者的实践意义
        二、 助读系统对于教师的实践意义
        三、 助读系统对于教材的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新概念英语》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两套教材助读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一、 《新实用汉语课本》助读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二、 《新概念英语》助读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第二节 两套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
        一、 编辑说明的比较分析
        二、 导语的比较分析
        三、 插图的比较分析
        四、 注释的比较分析
        五、 资料附录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对外汉语教材助读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节 对编辑说明的思考和建议
        一、 编辑说明应侧重于编辑意图的说明
        二、 编辑说明表达方式、呈现形式应多样
        三、 编辑说明应从教者和学者的实际出发
    第二节 对导语的思考和建议
        一、 导语应注重对学法的指导
        二、 导语形式应富于变化
        三、 导语要注意内容上的纵横联系
    第三节 对注释的思考和建议
        一、 注释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 注释要注意科学性和关联性
        三、 注释要注意层次性和迁移性
    第四节 对插图的思考和建议
        一、 插图内容要注意适切性
        二、 插图形式要注意灵活性
        三、 插图类型要注意全面性
    第五节 对资料附录的思考和建议
        一、 资料附录要具有可选择性
        二、 资料附录要具有科学性
        三、 资料附录要具有可操作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维发展理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构建依据[J]. 程丽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3)
[2]“先行组织者”: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理论基石[J]. 程丽阳.  教学与管理. 2009(36)
[3]《美国语文》助读系统设计特点研究[J]. 缪佳芹.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8)
[4]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J]. 孙绍振.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8)
[5]语文阅读教学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J]. 李琳,钟菊莲.  语文建设. 2008(11)
[6]从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看教材编写的特点——台湾版《国文》与人教版《语文》的比较[J]. 张聪慧.  语文建设. 2008(10)
[7]刍议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J]. 邱志飞.  语文教学之友. 2008(09)
[8]加注先后对英语词汇间接学习的作用[J]. 易新奇.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5)
[9]教科书编制的多维思考[J]. 董蓓菲.  小学语文教学. 2007(02)
[10]中美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和分析[J]. 王焕英.  语文教学通讯. 2006(33)

硕士论文
[1]中美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 刘晓燕.苏州大学 2011
[2]《新概念英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研究[D]. 曹温雯.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2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32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