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前概念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10:49
研究表明,学生在正式接受科学概念的学习之前,受已有生活经验的影响,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个人的观念,称之为“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相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不一致时,就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所以前概念的研究对于化学概念的学习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前概念的研究也就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由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以前已经有了多年的生活经历,对生活中的见闻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使得前概念的存在十分广泛。而且这些前概念来自学生自身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符合学生个人的认知规律,所以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些前概念是合理的,也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并且学生的前概念有一定的隐蔽性,教师不易发现,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着这样的前概念。因此对学生前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探查并分析了高中学习中学生在“离子反应”和“电化学”这两个重要专题的学习中存在的前概念。研究表明,学生在这两个专题的学习中存在大量的前概念,对于正确的科学概念学习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前概念,在教学中受制于...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有利于新课程改革
1.4.2 有利于实现概念转变,进行有效教学
2 理论综述
2.1 前概念的界定
2.2 前概念的特点与成因
2.2.1 前概念的特点
2.2.2 前概念成因分析
2.3 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3.1 国外学者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3.2 国内学者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4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认知发展理论
3.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4 高中化学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4.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1 调查问卷
4.1.2 访谈
4.2 调查对象
4.3 高中化学教师对前概念的了解程度
4.4 有关“离子反应”的前概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测试
4.4.2 测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4.3 小结
4.5 有关“电化学”的前概念调查
4.5.1 问卷设计与测试
4.5.2 测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3 小结
5 促进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
5.1 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
5.2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5.3 交流讨论,自主建构概念
5.4 练习应用,巩固新知
5.5 深入剖析概念,做好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高中化学教师对前概念的了解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 2 高一学生前概念测查问卷离子反应知识问卷调查
附录 3 高二学生前概念测查问卷电化学知识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前概念成为化学有效教学的助推剂[J]. 许德凯.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04)
[2]转化“前概念” 实施有效教学[J]. 李燕. 化学教与学. 2012(10)
[3]刍议化学前概念的特点与成因[J]. 林明远,王慧,郑柳萍.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2(01)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 王惠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初中生化学前概念的成因分析[J]. 张莉. 新课程(教研). 2010(11)
[6]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转变策略探讨[J]. 程念平,徐瑾,徐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0)
[7]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 刘丽娟. 南方论刊. 2009(05)
[8]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 刘桂秋.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9)
[9]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宋秋前.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1)
[10]“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的综述[J]. 李高峰,刘恩山.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6)
硕士论文
[1]高二学生“原电池”前概念测查与教学研究[D]. 刘胜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原电池相异构想的测查与教学研究[D]. 宫爱美.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朱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高中生电化学相关概念的学习研究[D]. 赵欣.扬州大学 2012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模糊观念的探查与成因分析[D]. 杜玉霞.河南大学 2010
[6]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D]. 马春燕.苏州大学 2008
[7]初中生化学前概念的探查及教学对策的研究[D]. 咸蕊.首都师范大学 2008
[8]中学生关于“电解质”的概念转变的初步研究[D]. 高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前概念对化学概念学习的影响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D]. 赵军志.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高中化学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研究[D]. 詹忠贤.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6276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有利于新课程改革
1.4.2 有利于实现概念转变,进行有效教学
2 理论综述
2.1 前概念的界定
2.2 前概念的特点与成因
2.2.1 前概念的特点
2.2.2 前概念成因分析
2.3 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3.1 国外学者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3.2 国内学者有关化学前概念的研究
2.4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认知发展理论
3.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4 高中化学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4.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1 调查问卷
4.1.2 访谈
4.2 调查对象
4.3 高中化学教师对前概念的了解程度
4.4 有关“离子反应”的前概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测试
4.4.2 测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4.3 小结
4.5 有关“电化学”的前概念调查
4.5.1 问卷设计与测试
4.5.2 测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3 小结
5 促进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
5.1 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
5.2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5.3 交流讨论,自主建构概念
5.4 练习应用,巩固新知
5.5 深入剖析概念,做好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高中化学教师对前概念的了解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 2 高一学生前概念测查问卷离子反应知识问卷调查
附录 3 高二学生前概念测查问卷电化学知识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前概念成为化学有效教学的助推剂[J]. 许德凯.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04)
[2]转化“前概念” 实施有效教学[J]. 李燕. 化学教与学. 2012(10)
[3]刍议化学前概念的特点与成因[J]. 林明远,王慧,郑柳萍.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2(01)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 王惠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初中生化学前概念的成因分析[J]. 张莉. 新课程(教研). 2010(11)
[6]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转变策略探讨[J]. 程念平,徐瑾,徐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0)
[7]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 刘丽娟. 南方论刊. 2009(05)
[8]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 刘桂秋.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9)
[9]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宋秋前.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1)
[10]“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的综述[J]. 李高峰,刘恩山.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6)
硕士论文
[1]高二学生“原电池”前概念测查与教学研究[D]. 刘胜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原电池相异构想的测查与教学研究[D]. 宫爱美.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朱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高中生电化学相关概念的学习研究[D]. 赵欣.扬州大学 2012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模糊观念的探查与成因分析[D]. 杜玉霞.河南大学 2010
[6]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D]. 马春燕.苏州大学 2008
[7]初中生化学前概念的探查及教学对策的研究[D]. 咸蕊.首都师范大学 2008
[8]中学生关于“电解质”的概念转变的初步研究[D]. 高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前概念对化学概念学习的影响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D]. 赵军志.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高中化学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研究[D]. 詹忠贤.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6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58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