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生成性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5:41
长期以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功利性强等问题。一方面是高中文言文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另一方面却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随着2017版新课程标准及统编语文新教材的发行推广,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开展等方面都将产生极大的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生成性教学顺应课程改革“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鼓励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实现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升。在这种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与讲述者,而是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与促进者。生成性教学是对以前语文教师所习惯了的预成式教学的有力突破,贯彻生成性教学法将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焕发。论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第一章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的分析。指出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途径单一、教学的功利性强等问题,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师生均缺乏内在的教学动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五、关键术语界定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足
二、文言文的教学途径单一
三、教学功利性强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一、缺乏内在的教、学动机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
三、考察形式相对模式化
第二章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第一节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生成性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生成性教学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生成性教学与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的特征
一、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二、课堂构成的开放性
三、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生成策略
第一节 确定教学内容,合理生成教学目标
一、研究教材,明确文章特质
二、分析课标,明晰学习要求
三、辅助课外资源,促进素养提升
第二节 研究学生,依学定教
一、调动生活经验,适时激趣
二、联系旧知,深化学习内容
三、关注学习体验,动态调整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过程生成策略
第一节 教师引导,累进生成
一、话题导读,减少隔阂
二、鼓励质疑,以疑促思
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第二节 学生主体,灵活生成
一、创造允许“误读”的课堂生态
二、建立课中反馈机制
三、凸显情感态度与技能培养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学评价的生成策略
第一节 建立更加灵活的课后评价机制
一、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三、纳入多维的评价内容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
二、完善互相关照机制
三、适当增加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用历史资料——以《陈涉世家》为例[J]. 刘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4)
[2]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 邱兼顾.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12)
[3]文言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J]. 张杰,史志萍. 语文建设. 2018(29)
[4]浅析文言文教学中友善价值观的渗透[J]. 余先德,祝箫.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10)
[5]实践智慧型教师角色建构——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J]. 赖秋桃. 教育现代化. 2018(32)
[6]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究[J]. 王怡,房琳. 教学研究. 2018(04)
[7]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韩信龙. 当代教研论丛. 2018(07)
[8]“因声求义”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 张丽静,李振东.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8(02)
[9]生成性教学改革得失论[J]. 殷学明,姜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10]以挑战性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战国四公子”专题阅读教学案例[J]. 王岱. 语文学习. 2017(03)
博士论文
[1]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 闫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生成性课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卫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 黄世淼.江西师范大学 2018
[3]高中文言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D]. 蒋霄.西北师范大学 2018
[4]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研究[D]. 赖红英.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高中文言文生成教学研究[D]. 周海婴.西华师范大学 2016
[6]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索[D]. 王镕.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 王影.沈阳师范大学 2013
[8]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 吴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 张敏.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郑巧灵.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712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五、关键术语界定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足
二、文言文的教学途径单一
三、教学功利性强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一、缺乏内在的教、学动机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
三、考察形式相对模式化
第二章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第一节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生成性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生成性教学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生成性教学与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的特征
一、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二、课堂构成的开放性
三、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生成策略
第一节 确定教学内容,合理生成教学目标
一、研究教材,明确文章特质
二、分析课标,明晰学习要求
三、辅助课外资源,促进素养提升
第二节 研究学生,依学定教
一、调动生活经验,适时激趣
二、联系旧知,深化学习内容
三、关注学习体验,动态调整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过程生成策略
第一节 教师引导,累进生成
一、话题导读,减少隔阂
二、鼓励质疑,以疑促思
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第二节 学生主体,灵活生成
一、创造允许“误读”的课堂生态
二、建立课中反馈机制
三、凸显情感态度与技能培养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学评价的生成策略
第一节 建立更加灵活的课后评价机制
一、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三、纳入多维的评价内容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
二、完善互相关照机制
三、适当增加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用历史资料——以《陈涉世家》为例[J]. 刘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4)
[2]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 邱兼顾.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12)
[3]文言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J]. 张杰,史志萍. 语文建设. 2018(29)
[4]浅析文言文教学中友善价值观的渗透[J]. 余先德,祝箫.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10)
[5]实践智慧型教师角色建构——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J]. 赖秋桃. 教育现代化. 2018(32)
[6]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究[J]. 王怡,房琳. 教学研究. 2018(04)
[7]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韩信龙. 当代教研论丛. 2018(07)
[8]“因声求义”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 张丽静,李振东.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8(02)
[9]生成性教学改革得失论[J]. 殷学明,姜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10]以挑战性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战国四公子”专题阅读教学案例[J]. 王岱. 语文学习. 2017(03)
博士论文
[1]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 闫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生成性课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卫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 黄世淼.江西师范大学 2018
[3]高中文言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D]. 蒋霄.西北师范大学 2018
[4]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研究[D]. 赖红英.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高中文言文生成教学研究[D]. 周海婴.西华师范大学 2016
[6]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索[D]. 王镕.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 王影.沈阳师范大学 2013
[8]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 吴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 张敏.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郑巧灵.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7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59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