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20:4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使命,是新时代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保证,是当之无愧的“高校第一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为特色的新型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微课”、“微公益”、“微支付”等,大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时代——“微时代”。如何在“微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难题,各个高校也通过各种途径改善教学效果,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是制约和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微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受益匪浅、终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成为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迫切问题。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因而,在“微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论文重难点
1.4.2 论文创新点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历程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2.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特征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
2.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取得的成就
2.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 “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3.1 要求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
3.2 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
3.3 要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4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4.1 以“课堂教学”为主,坚守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4.1.1 以内容为主,赋予课堂教学内容时代特色
4.1.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互动氛围
4.1.3 各路“大咖”登台,发挥“名人效应”作用
4.2 以“实践教学”为延伸,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
4.2.1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创造条件
4.2.2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深度性
4.2.3 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提供保障
4.3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4.3.1 加强易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4.3.2 充分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开展个性化教育
4.3.3 完善易班教学评价、教学激励机制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J]. 刘在洲. 湖北社会科学. 2017(10)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进展与趋势*——2006—2015年相关重要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刘新玲,陈晓红,时海翔.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1)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实思考[J]. 杨志超.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1)
[4]师生团队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J]. 张君,刘洁,龙兵.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5]一化六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J]. 孙武安,蒯正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6]遵循“三大规律”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J]. 顾钰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若干思考[J]. 沈震,杨志平.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3)
[8]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若干问题辨析[J]. 李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2)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郑洁,梁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1)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突破[J]. 杨增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0)
博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 宋成鑫.东北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0929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论文重难点
1.4.2 论文创新点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历程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2.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特征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
2.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取得的成就
2.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 “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3.1 要求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
3.2 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
3.3 要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4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4.1 以“课堂教学”为主,坚守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4.1.1 以内容为主,赋予课堂教学内容时代特色
4.1.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互动氛围
4.1.3 各路“大咖”登台,发挥“名人效应”作用
4.2 以“实践教学”为延伸,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
4.2.1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创造条件
4.2.2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深度性
4.2.3 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提供保障
4.3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4.3.1 加强易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4.3.2 充分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开展个性化教育
4.3.3 完善易班教学评价、教学激励机制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J]. 刘在洲. 湖北社会科学. 2017(10)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进展与趋势*——2006—2015年相关重要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刘新玲,陈晓红,时海翔.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1)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实思考[J]. 杨志超.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1)
[4]师生团队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J]. 张君,刘洁,龙兵.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5]一化六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J]. 孙武安,蒯正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6]遵循“三大规律”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J]. 顾钰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若干思考[J]. 沈震,杨志平.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3)
[8]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若干问题辨析[J]. 李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2)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郑洁,梁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1)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突破[J]. 杨增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0)
博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 宋成鑫.东北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0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60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