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22-01-20 11:0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旧的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地位提升到教学出发点及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应用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学习方式。本文首先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教学设计、应用支架式教学进行物理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在有机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实施结构。第三对高中物理教师应用支架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现状进行了两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利用实习机会,整理了20余节不同年龄教师、不同类型内容的听课记录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对年轻教师和教学新手来说,利用支架式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四在笔者初步实践基础上,结合部分具体案例,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的五大策略。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2.1.1 支架的内涵
        2.1.2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2.2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 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要
        2.3.1 准备阶段——确定最近发展区,规划搭建整体支架
        2.3.2 呈现阶段——逐步呈现具体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3.3 实施阶段——引导学生独立探索,鼓励促进协作学习
        2.3.4 总结阶段——提倡多元化评价,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2.4 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应用支架式教学优化物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
    3.1 教学设计的内涵
    3.2. 支架式教学用于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3.2.1 主体性原则
        3.2.2 合理性原则
        3.2.3 适切性原则
    3.3 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物理教学设计的结构探讨
        3.3.1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3.2 教学目标设计
        3.3.3 教学内容与情境设计
        3.3.4 搭建学习支架
        3.3.5 协作学习的活动设计
        3.3.6 教学评价与反思设计
第四章 支架式教学用于物理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针对高中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问卷整体数据统计及分析
        4.1.3 调查问卷比较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针对课堂观察的调查与分析
        4.2.1 听课记录情况
        4.2.2 结果分析与总结
    4.3 调查结果总结与思考
第五章 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物理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案例
    5.1 应用支架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
        5.1.1 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有效教学
        5.1.2 转变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发展
        5.1.3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教学的发展性
    5.2 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
        5.2.1 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构建整体概念支架
        5.2.2 灵活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2.3 分解“最近发展区”,合理搭建多样支架
        5.2.4 合理规划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攀升
        5.2.5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切实进行教学反思
    5.3 优化案例
        5.3.1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整体概念框架
        5.3.2 搭建情境支架,引入新课
        5.3.3 具体支架的搭建与规划
        5.3.4 总结评析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课题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支架式教学方法案例探究——以“时差”教学为例[J]. 陆才稳.  地理教学. 2013(14)
[2]“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 萧莹.  物理通报. 2013(07)
[3]“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例谈[J]. 钟悦梅.  内蒙古教育. 2013(13)
[4]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袁秋香.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3(06)
[5]“支架式教学”应重视“脚手架”的搭建[J]. 张月明.  新课程(小学). 2013(01)
[6]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吴志明.  江苏教育. 2013(02)
[7]巧用支架式教学法 优化物理定律教学[J]. 秦红梅.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2)
[8]在问题情境中打造支架式物理课堂[J]. 王治国.  物理教师. 2012(10)
[9]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物理课教学设计——以知识点“认识摩擦力的特点”为例[J]. 秦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2(03)
[10]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案例分析[J]. 姜琳.  物理教师. 2012(01)

硕士论文
[1]高中物理课堂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 秦红梅.苏州大学 2013
[2]支架式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郝源汇.西南大学 2012
[3]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 邵迎.天津师范大学 2012
[4]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 陈丰波.四川师范大学 2012
[5]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一物理课堂设计与实践[D]. 王舐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1
[6]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D]. 朱文江.湖南师范大学 2009
[7]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D]. 郭晓霞.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8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598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