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考试对学生消极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8:28

  本文关键词:考试对学生消极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考试的故乡,考试历史悠久,考试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考试技术和考试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教育评价、学生评价和升学选拔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考试的影响也不尽如人意,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考试的主力军——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考试的消极作用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对于他们的思维、性格、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针对考试的消极作用展开研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考试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考试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一个是考试功能,另一个是考试形式。在功利化的考试目的面前考试功能背离其原有的功能,选拔、评价功能强化,预测、诊断功能弱化。导致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和考试作弊之风盛行。激烈的考试竞争强化着学生不正当的竞争意识,对于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来说更是打击沉重,成为社会显性角色的反抗者。考试作弊作为考试的副产品,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带来关于诚信的思考,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学生对于不诚信的认同。考试形式对于考试作用的发挥也非常重要,考试形式的单一、考试答案的标准化都有规训权力。考试形式单一难以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考试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消极,这种标准事实上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学习的任务只需记住考试的标准答案,不允许质疑,也不需要思考。在这种标准的规训下,学生也就成为记忆的机器。思维意识和质疑精神都消失了。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现阶段还无法代替。我们应该看到考试与青少年学生息息相关,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重视,积极推进考试改革,将考试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考试 规训 消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4.7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8
  • 一、绪论8-15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9-10
  • 1. 理论意义9
  • 2. 实践意义9
  • 3. 研究方法9-10
  • (三) 相关研究综述10-13
  • 1. 关于考试竞争消极影响的研究综述10-11
  • 2. 关于考试形式消极影响的研究综述11
  • 3. 关于考试作弊的消极影响研究综述11-13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13-15
  • 1. 交互决定理论13
  • 2. 规训理论13-14
  • 3. 自我概念理论14-15
  • 二、考试定义及相关的研究15-19
  • (一) 考试的定义及内涵15
  • (二) 考试地位的实然状态15-18
  • 1. 考试之于社会16
  • 2. 考试之于学校16-17
  • 3. 考试之于教师17
  • 4. 考试之于学生17-18
  • (三) 考试出现的问题18-19
  • 1.考试竞争的异化18
  • 2. 考试形式的单一18-19
  • 3. 考试风气的恶化19
  • 4. 考试答案的“标准化”19
  • 三、考试的消极影响19-34
  • (一) 考试形式的消极影响19-23
  • 1. 考试形式单一的消极影响20-21
  • 2. 考试“标准”答案的消极作用21-23
  • (二) 考试竞争的消极影响23-30
  • 1. 什么是竞争23-24
  • 2. 考试竞争的现状24-27
  • 3. 考试竞争的异化27-28
  • 4. 考试竞争的消极影响28-30
  • (三) 考试作弊影响学生诚信30-34
  • 1. 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动机30-32
  • 2. 考试作弊影响学生诚信32-34
  • 四、对策34-38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34-35
  • (二) 要改变考试体制35-38
  • 1. 引进多元评价机制35
  • 2. 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35-36
  • 3. 完善考试立法,倡导诚信应考36-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铁军;考试的人道性及人道原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邓友超;考试理性:教育现场背后的无形之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赵金先,孙夕香;发挥考试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3年05期

4 俞静;杜春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耿永志;对高等学校现有三种基本考试形式的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傅维利;关于素质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1998年03期

7 曲凌杰;王从;;谈考试的激励功能[J];内蒙古教育;2007年08期

8 佘少华;浅议学校教育考试改革[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9 金生,

本文编号:37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7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