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科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20:01
本文关键词:教学的科学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学基础 教学科学研究 教学科学设计 规律性 有效性
【摘要】:教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是学界关于教学的基本认识,但是历来对于教学到底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其科学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把握教学的科学性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解释学的分析,力图从理论基础、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教学的科学性的基本体现。 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都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上。从教学活动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经历了从主观的生活化的教学到系统的正规教学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当教学走上心理学化的道路之后人类对教学的认知更加科学,教学实践的效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具备基本规律的过程:其中教学参与者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效果的达成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对教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所有作用的发挥都是通过教学参与者的身心变化而产生的,这些作用的产生机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研究成为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需要符合教学活动中参与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心理学的研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其次,在教学研究层面,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思辨性的经验总结到科学性的研究再到多种研究方式相结合的历程,现代教学研究由于哲学理念的变更使得多种研究范式并存,并且相互促进教学研究的达成。分析教学研究的组成要素,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现象与问题,而教学现象与问题属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对教学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教学研究对象的属科学性;教学研究采用了逻辑思辨、教学观察、教学调查、教学实验、人类学研究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研究,而从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来看,教学研究本身有明确的可以研究的问题,有经过改进的适宜教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为支撑,所以教学研究的方法具有类科学性;从教学理论的形成和推广来看,教学研究有其一整套正在实施并不断完善的研究体系,通过严谨的实验与逻辑推理形成教学理论,在实践中指导教学,解释教学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教学研究的重复,教学理论本身不具有矛盾,所以从成果和推广上来看教学研究也具有科学性。 最后,从教学设计来看,教学设计以心理学、教育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理论为科学依据,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预设,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细致的安排,充分发挥其检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践的双重作用。教学设计遵从一定的客观性、具体性、逻辑性和灵活性,让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一般程序以及现代教育中关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争论的分析,教学设计与科学实践有着相同的特征。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实践层面的关键因素,只有在这一层面遵循科学的布局,体现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教学实际情境进行适度地修饰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理论的作用,增进人类对教学的理解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本研究从以上三个层次分析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与科学的基本特性相比较,发现教学在本质上具备科学的核心性质,所以对教学进行科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学、改进教学。教学需要在研究中采取多元化的科学研究方式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探寻教学的本质规律,在实践中采取科学的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使得我们对教学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但是教学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而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学的科学性,对教学进行科学化的研究,逐步建立教学的科学研究体系,让教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学科有利于人类对教学的认识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最后以达到教学的促进人类进步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心理学基础 教学科学研究 教学科学设计 规律性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论9-17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1. 理论层面9
- 2. 现实层面9-10
- (二) 相关研究现状10-15
- 1. 教学研究中关于科学的内涵10-11
- 2. 教学科学与艺术的争论11-13
- 3. 教学科学性的形成性论证13-14
- 4. 教学科学性悬而未决的争论14-15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7
- 1. 研究思路15-16
- 2. 研究方法16-17
- 一、教学的科学基础17-31
- (一) 教学心理学化的历史17-24
- 1. 系统化教学的形成和教学经验主导17-18
- 2. 教学的科学化发展道路和心理学基础的奠定18-20
-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和教学的广泛心理学研究20-24
- (二) 教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表现24-31
- 1. 教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24-26
- 2. 教学论体系与框架26-27
- 3. 教学理论的科学化27-28
- (三) 教学心理学基础的发展28-31
- 二、教学的科学研究31-49
- (一) 教学研究的历史31-39
- 1. 经验性总结和思辨的研究方式31-33
- 2. 心理学的发展与教学科学化研究的开始33-37
- 3. 教学研究的丰富与科学性研究的失落37-39
- (二) 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范式39-42
- 1. 哲学主导的教学研究39-40
- 2. 科学主导的教学研究40-41
- 3. 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研究41-42
- (三) 教学研究的科学特征42-49
- 1. 教学研究对象的属科学性43
- 2. 教学研究方法的类科学性43-45
- 3. 教学研究结果的形成与验证45-46
- 4. 教学研究理论的推广与交流46-49
- 三、教学的科学设计49-67
- (一)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49-58
- 1. 教学的目的设计49-51
- 2. 教学的内容设计51-53
- 3. 教学的过程设计53-56
- 4. 教学的环境设计56-58
- (二) 教学设计的科学依据58-62
- 1. 系统科学与教学设计59-60
- 2. 心理学与教学设计60-62
- (三) 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62-67
- 1. 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矛盾62-64
- 2. 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调和64-67
- 四、总结与讨论67-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丽英;;制约北京市普通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学生因子特征分析[J];运动;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娜娜;论对话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海娟;制约北京市普通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3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523354.html